首页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新四军老战士姜杰的烽火岁月

点击:时间:2019-06-21
硝烟虽然已经远去,然我们总是对那些出生入死的革命前辈怀有深切的崇敬之情。在南通市通州区南山新村的楼座里,住着一位耄耋老人——姜杰,95岁的漫长人生旅途,留给人们的是绚丽的色彩。
投入新四军怀抱
姜杰出生在二甲镇中心街一户贫民家庭,小时候,其父亲当木匠,母亲帮人家缝补洗衣,日子过得很清苦。后来靠着父亲为学校做义务工,他才得以减免学费读完了高小。日寇侵占南通后,姜杰饱尝山河破碎、弱国挨打的苦味,15岁时就想要当一名抗日军人打鬼子。不久,他在国民党地方部队当了一名勤务兵。然而事与愿违,姜杰不但没干成想打鬼子的事,相反,侍候长官时所受的气反使他觉得很憋屈,他看不惯旧军队里的腐败,就开小差回到二甲镇,后去上海做学徒工,继又被资本家解雇……
在流浪寻觅的迷途中,忽然听说苏北来了穷人的队伍新四军,这消息拨动了想抗日但又投靠无门的姜杰的心弦。
1941年4月的一个清晨,春光明媚,在掘港南乡国清寺里,一群新四军男女战士正在高大的银杏树下唱着激昂的抗大校歌: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原来,这里是苏中四分区的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一大群知识青年和部队的基层干部正在上晨课。学兵们高昂的歌声、青春的活力深深吸引了从上海跋涉过来的小知识青年姜杰。
姜杰缠住部队首长坚决要求参军。当了解到姜杰的穷苦出身和经历,并且是因憎恶旧军队的腐败才来投奔新四军的缘由后,首长当即批准了他的要求。
18岁的姜杰进了共产党所办的干部学校,感受到了新四军里官兵平等融洽的氛围,想到不久就能奔赴前线去打鬼子,他兴奋不已,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就提笔写诗:
弃工投笔去从戎,男儿志在报国忠。
拼得热血驱胡旅,日寇未灭恨无穷……
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姜杰积极上进,不久就参加了共产党组织。

1983年秋,纪念反“清乡”斗争胜利40周年留影。前排左起:沈汉
卿、姜光华、张竟成、贾鸿钧、杨勇伟、姜守仁、袁群和姜杰。
 
在大熔炉里成长
新四军挺进江海大地,让日伪军坐立不安,敌人就开始了大“扫荡”。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并在斗争中扩展抗日根据地,1941年冬,抗校学员奉命组成掘港大队(后又扩建成四分区机关警卫连),奉命开辟余东区(当时属于南通县)。不久,姜杰担任了余东区区委宣传科科长,并兼区中队指导员和支部书记。
1942 年夏,四甲坝出动的日伪军气势汹汹外出“扫荡”,其中一路约数百人经五里墩,到包场、六甲一带,企图寻找我主力和地方部队决战。
当时,我三旅主力已跳出“扫荡”圈去打击敌人,通东只有地方部队坚持原地斗争。虽敌强我弱,但姜杰他们还是决定在八甲小店的北路上伏击敌人,刹刹敌人的嚣张气焰。
大地苏醒了,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徐徐升起。一会儿,敌人过来了,当敌后尾部队也进入伏击圈时,就听到一声“打!”区队各个战斗小组用排子枪瞄准射击,敌人纷纷倒下。日伪军突遭伏击,顿时队伍大乱,首尾难以照应,又被我区队杀伤了一批。后来,敌人头目发觉我火力稀疏,估猜到是游击队骚扰时,就马上指挥前后的日伪军由东西两侧向我合围,顿时机枪、步枪、掷弹筒铺天盖地打来.我游击健儿在排枪火力掩护下迅速撤退,一会儿就淹没在青纱帐之中,敌人的合围追击扑了空。
就这样,姜杰和他的同伴们战斗在江海大地,为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而出生入死。
1942年底,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杰出的新闻记者邹韬奋来到南通县抗日根据地中心地带骑岸、十总进行考察。邹韬奋在十总小学作演讲,警卫工作由姜杰所任指导员的四分区警卫连担任,姜杰则作为部队代表荣幸地参加了会议。邹韬奋的演讲赢得了与会代表热烈的掌声,也给姜杰以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中午,姜杰陪同邹韬奋先生等一起吃饭,虽然饭菜十分简单,但欢聚时的浓烈场面至今仍难以忘怀。以后,姜杰又带领战士们护送邹韬奋到骑岸新四军一师师部、到通西温家桥南通县中所在的侨校进行演讲。
在四分区警卫连任职期间,姜杰有幸近距离接触了分区和专署的许多干部,这些老一辈新四军领导人的优良作风和言传身教,对姜杰后来的成长产生了重大影响。

姜杰(后)和战友杨勇伟(前)、张竟成在谢家渡战斗旧址留影。
 
                   烽火中真金烁烁
1944年夏秋,日伪军在我军民连续打击下,“清乡”阴谋破了产。我四分区乘势发动了反据点攻势,号召开展记“红黑点”运动瓦解敌军阵营。记“红黑点”即将日伪军的善恶分别记上红黑点,根据积点分别进 “生簿”和“死簿”,然后分别给予对应的奖惩。
姜杰当时在袁港区(时管辖原金沙、余西区15个乡)委工作。姜杰他们把专署、军分区的《红黑点实施办法》、《敌伪人员自新条例》和宣传标语等印成小册子和传单,通过内线关系,秘密地张贴、散发到各据点里去,形成强大政策攻势。
他们还以乡为单位,以联防区游击队为骨干,夜晚分别包围余西、二甲镇等据点,用步枪、手榴弹组织了火力网,封锁碉堡出口处。姜杰就曾多次利用隐蔽的地形地物,对伪军轮流上抗日课,宣讲“红黑点”施行办法,用以震慑敌人。
秋天河边芦苇飒飒,那在碉堡底下所唱的民歌小调至今还在他耳边回响:
    长江流水长又长,长江两岸元麦香。
    别人都在打鬼子,你怎反把二鬼子当?
    喊话声、歌声、呼呼的风声交织在一起,在碉堡上空飘荡,好似古代楚汉战争时项羽兵困垓下的四面楚歌之声。
姜杰他们还通过调查摸底,把伪军政人员家属请来进行形势和前途教育,要他们劝告自己的亲人做到人在曹营心在汉,为人民多做好事,留条后路;要跳出汉奸这个火坑,向民主政府弃暗投明。
“红黑点”运动像一颗强大的政治炸弹,震得敌伪人员胆颤心惊,相继取得了极大成效:袁港地区的日伪军吓得龟缩到余西、二甲、金余、四甲坝等几个主要据点不敢轻举妄动;二甲镇“清乡”警察中队102 名伪军经我策反,在击毙伪中队长后携枪反正;袁港据点的日伪军在区联防游击队封锁下被逼撤走……
解放战争时期,姜杰先后任余西区区长、区队长,通海独立营教导员等职务。1947年初我新四军主力北撤后,国民党军队重兵压境,在地主还乡团武装配合下疯狂报复屠杀我革命力量。在到处都充满白色恐怖之时,姜杰等三人被上级党组织委派潜回海西区(袁港、二甲一带),姜杰受命担任海西区区长。腥风血雨中,他和战友始终坚持原地斗争,并带领武工小组不断开展锄奸斗争,后在主力支援下,终于打开了海西区的工作斗争局面。

2017年春采访姜杰。左为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通州区分会会长张宏杰,右为分会秘书长陆子森。
 
回顾烽火年月许多回的九死一生,姜老总是念叨着人民江山的来之不易,嘱咐后来人要永远跟党走,保持本色不断前行。
新中国成立后,姜杰曾任通州区第四、第五届政协副主席,他积极参政议政,曾风尘仆仆下基层调研,写出多份建议被区委、区政府采用。在晚年,他还担任了通州区新四军研究分会的顾问,热心向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姜杰曾奋笔疾书,写成回忆录《征途回眸》一书。笔者曾认真拜读了这本有十余万字的珍贵史料,发现书中单写牺牲了的领导和战友的文章就有20多篇,占了全书大半篇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对烽火岁月中的刀光剑影、生死血战,姜老始终耿耿萦怀,铭记在心。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新中国华诞70周年到来之际,让我们向革命英烈、向为新中国建立做出贡献的老一辈致以崇高的敬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们在建设强富高美新通州的征途上继续砥砺前行。
供稿: 陆子森  
主编:王茂华
编辑:蒋玉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