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学习粟裕同志光辉人生的十种精神

点击:时间:2019-01-05
 
学习粟裕同志光辉人生的十种精神
 
今年(2017年),是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尊重和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党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粟裕同志诞辰110周年。粟裕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创造了许多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他身经百战,戎马一生,彪炳千古。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在光辉的人生道路上充分显露出来的许多高尚品格和优秀的精神风貌,永远成为后人学习和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笔者通过学习、研究粟裕同志的光辉人生史,深感受教育、受启发、受鼓舞。故此,以学习粟裕同志光辉人生的十种精神为题撰写一文,以表示对粟裕同志的缅怀和崇敬。
一、学习粟裕同志坚定信念,赤胆忠心的革命精神
从小就有朴素无产阶级感情的粟裕,到了中学时代,他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看了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共产主义《a、b、c》和其它进步书籍后,受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在没有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之前,思想认识就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他信仰共产主义。从此,粟裕同志就逐渐建立起为共产产义事业献身的信念。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树立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的栗裕,在投笔从戎以后,从一个普通士兵,能够成长为我党、我军的伟大战略家、杰岀的军事家,为党、为人民、为革命、为民族战争,做出重大贡献,建立了赫赫战功,成为古今中外军事史上,轰轰烈烈、赫赫有名的军事伟人,这同他追求、信仰共产主义这个好主义,有着直接的关系。正如粟裕同志他自己所说,他读了进步书籍以后,脑子开了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认识到,共产主义一定会在全世界实现,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他又说,我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的楷模。 
1927年8月,他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跟随朱德、陈毅艰难转战粤、闽、赣、湘。后来参加了湘南暴动,走上了井岗山。1934年7月,粟裕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支队参谋长,在方志敏、寻淮州同志的领导下,转战闽、浙、赣、皖。1935年先遣支队失利,粟裕同志率几百人突出重围,组成红军挺进师,粟裕同志任师长。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被扣上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帽子,并解除总参谋长职务,调任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79年,粟裕同志向组织上提出了要求平反的申述,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及时解决。在身处异境的情况下,他始终相信党,相信人民群众,对理想信念未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处处表现出坚强的党性。
由于战争的高度紧张,使他积劳成疾,再加之政治上对他的沉重打击,促使各种疾病向他袭来,躺在病床上的粟裕,饭也不能吃,水也不能喝,鼻孔里插着管子,切开气管,上了呼吸机,病成这个样子,到了临终前10天,不能参加中顾委的茶话会,他还写信给中顾委秘书长荣高棠作了书面发言,发言说:“有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产生了怀疑和动摇,这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共产主义事业是需要几代人前赴后继、长期奋斗的伟大革命运动,没有困难、没有曲折,是不能想象的,我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美好未来,是充满必胜的信念的” 。这封信写岀后的第10天(1984年2月5日),他就含冤而去了,他是蒙冤26年后含冤而去的。以上这一切,使我们从中看岀了粟裕同志坚定信念,赤胆忠心的伟大革命精神。我们向粟裕同志学习, 就是要学习他这种坚定信念, 赤胆忠心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敢于献岀自己的一切。
二、学习粟裕多谋善断,英勇歼敌的战斗精神
人们都知道,在战争年代的战役战斗中,粟裕同志多谋善断的故事是很多的。比如在车桥战役中,敌人做梦也没有想到,我军敢于攻击日军重点完备的车桥,而且是采取掏心战术直取其中心据点。日军中尉山本一三被俘后说:“这大概是你们新四军抗日以来在江苏省和日军作战最大的一次胜利吧,俘虏我们那么多人是没有过的吧?”“你们在坟地上埋设地雷的预谋,加上坟地周围设置的战壕,适时地掀开伪装,突然地出现,这是你们战术胜利的绝对计策吧?”“你们的粟裕埃拉伊(日语意思是“了不起”)!埃拉伊!” ①在车桥战役中,粟裕同志之所以把攻击目标选择在车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出敌不意。粟裕同志认为,车桥处于敌中心地区,是敌人的心脏,工事坚固又有日军驻守,敌人自认为安全的地方,往往是我最容易得手的地方。在战争年代,粟裕同志英勇歼敌的故事广为流传。粟裕同志在英勇歼敌的战斗中,先后6次负伤,其中有3次是重伤,左臂和头部落下残疾,右臂中的弹头在体内存了近22年取出。粟裕同志的次子粟寒生讲述了其父亲九死一生的战斗经历、尤其是第一次严重负伤的经历。1927年10月中旬,南昌起义失败后,起义军余部向西北转移,粟裕所在的排奉命掩护,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太阳穴,鲜血直流,当场昏迷,排长卸下其驳壳枪,丢下他走了。苏醒后,他咬紧牙关站起来,腿一软顺着山坡滚到路边的水田里,幸而被战友发现并救治。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粟裕同志在战争年代的战役战斗中,充分表现出了他多谋善断,英勇歼敌的强烈的战斗精神。我们向粟裕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这种多谋善断,英勇歼敌的精神,在工作中,勤于思考问题,敢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扎实推进工作,不断取得新的业绩。
三、学习粟裕同志不拘一格,灵活用兵的创新精神
在战役战斗中,粟裕同志在充分掌握敌我双方规律的基础上,不拘一格,灵活用兵的创新精神广受夸奖。要说粟裕同志为什么有这种创新精神,应该说,他充分掌握敌我双方的规律,这是个根本的问题,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他打仗讲辩证法。正如他所说:“打仗首先要全面摸清敌情,了解越细越容易辨别真伪,找出规律。同时,还要熟悉自己部队的素质特点,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粟裕同志在作战指挥中,善于因地因时用谋,不拘一格,灵活用兵,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出奇兵,以达成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效,并能夺取胜利。比如,在高邮战役中,粟裕根据敌人的心理和防御部署,决定在敌意想不到的西门,以偷袭方式用云挮爬上西城墙,接应北门作战。他吩咐部队:“切记力争从偷袭,准备强攻。偷袭不成,立即强攻,以收神效。”②12月25日夜晚,阴云密布,细雨蒙蒙,是一个不利于攻城的天气,可粟裕同志却命令部队发起猛烈攻击。经20多小时的激战,加之强大的政治攻势,日伪军终于宣布投降。高邮战役,全歼日军1200余人,其中俘931人,伪军8000余人。创造了抗日战争时期一次战役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纪录。
粟裕同志不拘一格,灵活用兵,不仅表现在利用天时之害达成出其不意,而且表现在利用天时之利达成出其不意。夜战是我军的传统战法,可粟裕同志打破了这种常规,由夜战改为日战。如在天目山第三次反顽战役中,粟裕改变了由夜间发起攻击的常规为白天攻击。粟裕称这叫让“敌人想不到”,“既出敌意,又易观察,发挥我军炮兵的优势,大量杀伤猬集的敌人,并壮大声威压倒敌人”。③经过两昼夜激战,敌突击总队第1队除留守临安的1个营外全部被歼,第79师、突击总队第2队大部被歼,残余敌人夺路南逃。我军追至黄湖后,停止追击。敌军仍惊魂不定,全线退却并弃守临安。我们向粟裕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这种不拘一格,灵活用兵的创新精神,在工作中, 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并有创新成果,使工作不断发展,不断取得新的业绩。
四、学习粟裕同志运筹帷握,敢于担当的拼博精神
1928年6月,敌军“进剿”井岗山。朱德命令时任连长粟裕控制老七溪岭,可此时敌先头部队已占领了该地。虽然粟裕同志组织了多次向敌人进攻,但因敌人占据有利地形,所以,未能获得成功。在这种情况非常紧急的时刻,栗裕同志便迅速调整战略,带领一部分人员采取迂回隐蔽接敌,迅速冲上了制高点。当时,粟裕同志发现身后仅有9人,于是,他立刻分成两组,6人控制制高点,接应后续部队。他自己只带了3名战士,出其不意地冲了下去,俘虏了100多名敌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1940年9月,国民党鲁苏战区副司令韩德勤派兵进攻新四军黄桥根据地,新四军顾全大局,主动放弃黄桥以北阵地。在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弧立韩顽的同时,陈毅同志在严徐庄掌握全局,粟裕同志作为一线指挥员,积极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法,在运动中各个歼顽,共计1.1万余人。
尤其是在车桥战役中,当时,粟裕准备在车桥打一仗的决心下定之后,遇上了两大难题。第一个难题是上级不同意打。当时,中共华中局代理书记兼新四军代理政委饶漱石明确表示不同意打。战后的3月8日,当粟裕同志将车桥战役情况电告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及报中央军委时,军部产生出了不小的风波,于二天,以华中局代理书记饶漱石及代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的名义发电报批评说:“粟裕、叶飞发动车桥大战,攻击方向不对,过早暴露了我军力量,过分刺激敌人,将会招致敌人反扑。粟裕、叶飞要负一切责任,要做书面检查。”粟裕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没有待请示同意再打,而是先斩后奏。撇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理,若从饶漱石、张云逸、赖传珠三人的电报内容看,如果是请示,肯定不能批准。可想而知,为了打车桥这一仗,粟裕顶住了多大的压力。第二个难题是车桥难打。车桥虽仅驻日军一个小队40余人,可伪军有一个大队500余人。据点周围有很高的围墙,外有宽一丈五、水深7尺的壕沟,敌共修筑了53座碉堡,架有铁丝网,构成了交叉火力网,形成了立体的火力体系,易守难攻。而且一旦开战,敌人援兵多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粟裕周密组织,发动广大军民,有针对性地做好了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从而保证了战役的顺利实施。可是,在车桥战役结束后,饶漱石主持工作的新四军军部,对车桥战役提岀批评、指责。事实证明,军部的“担心”是多余的,不但没有出现” 不良的影响”, 反而揭开了苏中乃至华中的战略反攻的序幕。我们向粟裕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这种运筹帷握,敢于担当的拼搏精神。在工作中,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有新的思想、新的规划,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地开展工作。
五、学习粟裕同志顾全大局,斗胆直陈的负责精神
粟裕同志常说,打仗是要死人的,如果面对新的形势,看不出问题,或者不敢把看出来的问题讲出来,一旦打起仗来,就会多死多少人,多付出多少代价,而我们这些老兵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因此,出于对战争和对党和人民利益的负责,他顾全大局,不唯上、不唯书,总是敢于斗胆直陈,毫不保留地向上级陈述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解放战争中,粟裕同志对战争进程的五个大的转折关头,都适时提岀了关系战略全局的建议。一是在全面内战爆发之前,他建议举行高邮邵伯战役和陇海路东段战役,使苏中与淮南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打通了华中与山东的联系,开辟了自己的战场。二是在战略防御阶段,他建议依托根据地实行内线作战。三是在战略进攻阶段,他建议华野三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规模的歼灭战。四是在战略决战阶段,他建议集中华野全军攻济打援;建议举行淮海战伇;建议歼灭国民党主力部队于徐州地区。五是在战略追击阶段,建议突破敌人长江防线后乘胜追歼逃敌于郎广地区;建议提前一年向福建进军,准备解放台湾等等。粟裕同志的这一系列建议,对于中央军委作岀正确的战略决策,进行切合实际的战略指导,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1946年6月和1948年1月,中央先后两次发电就出击淮南和先期渡江的部署征求粟裕同志的意见。粟裕同志一面积极作执行的各项准备,一面调查分析淮南和苏中以及湘、赣、闽、浙和中原的有关情况,比较利弊得失,认为先在苏中和中原作战,较之先在淮南和长江以南作战更为有利,便大胆向中央提出,后经中央采纳,取得了苏中战役和豫东战役的辉煌胜利。
粟裕同志顾全大局的战略思想,这是出了名的,他提出,打仗要考虑其战略意义,要有利于全局发展。因此,他在思考打第一仗时,就考虑到第二、第三仗------甚至最后一仗怎么打。所以,他策划的战役、战斗总是胜券在握,仗越打越大,其中有很多战役都很有特色。正由于粟裕同志多次斗胆直陈提出战略性建议,更改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既定战略方针,且又总是以其战役的胜利,证明其所提出的战略决策的英明正确。比如,苏中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等,无不是出谋献策、出其不意、出奇制胜,成为中外战争史上的经典战役。也正因如此,从而为加快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作出了不可磨灭、不可替代、卓越而杰出的重大贡献。就连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对手,据说曾在某场合大夸过粟裕。后来,日军称粟裕为“天神”,西方军史、战史界研究者称粟裕为“战神”。陈毅同志夸赞道:“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记录,愈岀愈奇,愈打愈妙” 。朱德同志曾言:“好你个粟裕,否定了中央的战略决策,结果在苏中打了个七战七捷” 。毛泽东同志则推心置腹地说:“自遵义会议之后,对我和中央作岀的决策,还没有人提岀反对意见,你粟裕可是第一个喔!” 并在接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时骄傲道:“在我的这些战友中,数这个粟裕最会打仗------” 我们向粟裕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这种顾全大局,斗胆直陈的负责精神。在工作中,顾全大局,服从大局,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并能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学习粟裕同志谦虚谨慎,勇当配角的协作精神
粟裕同志长期处于一线,熟悉战场情况,积累了丰富的领导和指挥经验,能够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军委的战略决策,敢于和善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并多次在战役战斗中取得了突出的功绩。比如,1946年,在中央军委、毛主席和陈毅同志的高度信任和器重下,粟裕同志挑起了华东战场战役指挥的重任,协助陈毅同志指挥了宿北战略、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沙土集战役等著名战役。中央军委、毛主席早就认为粟裕同志具体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才能和指挥艺术,应当站在主角的位置上指挥作战。可是粟裕同志他非常谦虚谨慎,他主动提出不当主角、当配角,自愿协作主角指挥作战。比如,他“两让司令”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他的这种勇当配角的协作精神。第一次是在1945年10月,当他获悉中央要他担任华中军区司令员时,他立即建议由张鼎丞同志为司令员,自己任副司令员。当时,华中局没有同意,他又去电中央,再次提岀要求:“鼎丞同志不论在才徳资格各方面,均远较职为高超。------以有利今后工作起见,特再电呈,请求中央以鼎丞为司令,职当尽力协助------” 这样才获得中央批准。第二次是1948年5月,陈毅同志调中原工作,中央决定由粟裕同志接任华野司令。粟裕得知此情后,他立即向中央报告说 ,华野“离不开陈军长”,建议陈毅同志在中原工作期间,仍任华野司令员兼政委,自己临时代替主持华野工作。最后中央也采纳了他的意见。我们向粟裕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这种谦虚谨慎,勇当配角的协作精神。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协助领导和同事开展工作。
七、学习粟裕同志尊重下级,关心部下的爱兵精神
粟裕同志尊重下级,关心部下,爱兵如子的故事很多。如在抗日战争中后期的反“清乡”、反“扫荡”的残酷斗争中,新四军日夜同日伪军周旋,频繁的撤退、转移。在这种情况下,机要部门的工作更加紧张艰苦。每当部队开始转移了,他们还在紧张地工作,发完了最后一份电报,才能跟部队匆匆前进。经过急行军或长途跋涉之后,部队到了目的地后休息了,可机要人员顾不得饥饿和疲劳,又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对这些情况,粟裕同志都把它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仅体谅他们的甘苦,而且在行动上关心和帮助他们。比如,开始给机要人员派运输员挑背包,后来又给机要科配备马匹驮背包。粟裕同志还经常把自己的马给机要人员骑,自己徒步前进。有时,粟裕同志还亲自驾驶缴获的汽车,送机要人员们到目的地。他平易近人,从不训斥部属。他十分关心爱护士兵,一再强调“伤病员一个也不能丟” 。他不仅爱护原自己部队的士兵,也爱护被解放过来的士兵。比如,在淮海战役中大批解放战士,穿的是敌军服装,常常发生误会,造成不少伤亡,粟裕立即要求有关部门赶制十万顶军帽,发给了解放战士。在战争中,有很多情况下由于频繁的撤退、转移,干部战士们的吃饭时间得不到保障。有时,刚把碗端到手上,就要准备转移。当粟裕他发现战士们端着一碗碗滾烫的稀粥,无法下口,战士们一个个都非常着急,想快点吃饱,可是心里越急,越是烫得不行。粟裕同志笑着对战士们说:” 吃稀饭也要讲究方法呐!怎样才能争取时间吃得快呢?你们不要在碗里上下乱搅, 先从上面一层一层地用筷子剥着吃, 面上的一层吃完了, 下面的一层又凉了,这样才吃得快。俗话说心急喝不得烫稀粥嘛!” 从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 可以充分看岀粟裕具有很强的尊重下级,关心部下的爱兵如子精神。我们向粟裕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这种尊重下级,关心部下的爱兵如子精神。在工作中,关心、体贴、爱护部下和同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做好工作。
八、学习粟裕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团结精神
粟裕同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事有很多广为流传的故事。从严于律己来说,他生活艰苦朴素。比如,1949年5月解放上海后,7月从上海移防到了南京,他兼任南京市市长、市委书记、军管会主任,为了做地方工作方便,很多同志建议他做套尼子衣服,他说什么也不肯,最后只肯做了一套蓝斜纹布衣服。可这套布衣服,他从深蓝穿到浅蓝,从浅蓝穿前灰白,从厚的穿成薄的,也舍不得丢掉,要他做套新的换换,他说,换它干什么,所以,这套布衣服他穿了30多年,一直穿到临终。他的一双皮鞋不知道穿了多少年,警卫员先后不知多少次送去修过。在吃的方面,他从不挑三拣四,炊事员做什么吃什么。每餐剩下来的饭菜,他交待炊事员留下,到下餐再吃,决不倒掉。他把新房子给别人住,自己住旧房子,有关部门多次计划翻修,他总是说不要修,还可以住。他平易近人,热情好客,有人看他,总要留客人吃饭,但从不用公款招待,甚至包括应由单位开支的必要招待。从宽以待人方面来说,比如在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同志遭到批判,有人建议他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申冤,可是粟裕同志却严肃地表示:“我绝不利用党内政治上风浪的起伏-------我相信自己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足够说明自己”。又比如,他在军事科学院工作期间保护老干部又是一例。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军事科学院的两位院领导人受到冲击。大字报接踵而来,说他们是“修正主义”、“三反分子”。当时,有几个造反派组织的代表提出要把“三反分子”的两位院领导人一些所谓“问题”正式上报军委和中央。粟裕同志的态度非常坚决,他在会议上很气愤地说:“‘三反分子’这顶帽子怎么能随便给人戴上呢?他们主持工作,很难避免会有缺点和差错。我了解他们,我和他们共事很久,对干部终归要有一个基本看法。根本谈不上三反性质!”他又说:“我们要慎重啊,1952年不是打了许多‘老虎’吗?有几个是真‘老虎’?” 这就充分说明粟裕同志他为人善良,不整人,不乘人之危,不打击报复,这种高尚的品德是非常可贵的。我们向粟裕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团结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同志,处处以人为善,和共事的同志共同取得进步和发展。
九、学习粟裕同志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钻研精神
粟裕同志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钻研精神,一直是部队各级指挥员,尤其是高级将领中的表率。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他就开始研究探索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并且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岀了深刻的阐述。他认为,我军在武器装备上与现代化相差很远,我们的对手又是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日本侵略军,我们必须懂得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并且要有更好的技术保障和良好的指导,扬己之长,攻敌之短。他坚信“小米加步枪”能够战胜“飞机加大炮”的敌人, 同时又不满足于用 “小米加步枪”作战,而是适应战争的发展,不断改善自己的武器装备,不断改进自己的战法,脚踏实地地向着现代化目标前进。比如,在浙南三年的游击战争中,粟裕同志担任红军挺进师师长,在与党中央和上级组织失掉联络的情况下,准确地判断形势,独立地解决战略和策略问题,自觉地率部实行了由正规军到游击队、由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两次战略转变,创造性地提出了“敌进我进”的作战方针,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朱德提出的“十六字诀” 的游击战法,以区区500之众的挺进师,吸引了包括国民党军精锐罗卓英部在内的40个团在自己周围,有力地支持了主力红军战略转移的作战行动和邻近苏区的斗争。
粟裕同志的勤奋好学和勇于探索的实践是始终坚持,常抓不懈的。比如,他在担任总参领导时,经常带病坚持工作,周恩来总理多次怀着痛惜的心情对他说:“你是个不会休息的人!”。几十年来,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经验、研究理论,留下了大量论著,仅《粟裕文选》就有181万多字。他撰写了许多回忆录,并注重用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人,用亲身经历启示后人。他1979年作了《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面的几个问题的探索》的报告,冲破了军事领域长期形成的禁锢,振聋发聩,国外军事评论家称粟裕是“中国的主要战略发言人”。我们向粟裕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这种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钻研精神,在工作中,紧跟形势发展的步伐,深入学习新思想、新理论,不断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用学习和研究的成果,指导工作实践。
 
十、学习粟裕同志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
粟裕同志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是共产主义这个特殊材料制成的。一句话,他有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正是因为他有了这种精神,所以,他什么都不怕。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刀山敢上,火海敢闯,什么苦、累、死都不在话下,蒙冤受屈,都不在话下且无怨无悔。所以,他能够率领五十万大军,打了一系列的险仗、硬仗、恶仗、胜仗(如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准海战役等)。他的一生中,在他的指挥下,共消灭了245万多敌人,实现了他人生伟大的价值,为中国革命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粟裕同志不居功自傲,不计较名利得失,“两让司令”的故事被传为佳话。粟裕同志勇于承担责任,严于解剖自己。比如,在1949年的11月15日和22日,他先后两次致电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做检讨:“关于金门、登步两岛战斗失利,虽由各该方面之高级干部犯轻敌、骄傲与急躁等毛病,但自己未尽到检查督导之责,亦不能辞其责咎。”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位为中国革命战争作出重大贡献的第一大将,却受到错误的批判,强加给他种种莫须有的罪名。粟裕同志在战争年代,先后六次负伤,伤再重,他没有掉过一滴泪!但这一回不同了。当夜深人静时,当他回想起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批判的情景时,泪水常常浸透了他的日记本。粟裕同志虽然遭到了严重打击,蒙受了奇冤,但他相信:“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足够说服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不在意他人的冷言冷语,他没有因此而心灰意冷,也没有因此而消沉颓废。仍以国家安危为重,执着探索现代战争国防建设,忍辱负重,呕心沥血,为党的事业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从粟裕同志这些铁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看出,粟裕同志严于律已,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是多么的强烈,多么的彻底。我们向粟裕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这种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在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综上所述,如何评价一个人,特别是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贡献和应有的地位,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标准是:“立德以垂世范”,“立功以垂世则”,“立言以垂世教”。也就是说,首先是要看他是否具有堪为世人楷模的高尚品德;其次是要看他是否建立了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功绩;第三是要看他是否提供了超越前人的理论。所以,把立德、立功、立言称为“三不朽”,三条皆备乃是人生最高境界。我们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和反侵略战争中,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许许多多的奇迹,锻炼和造就出一批杰出的将帅,粟裕同志就是其中出类拔萃者,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兼备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学习、研究和宣传粟裕同志,笔者写此文章,虽不能全面表述粟裕光辉人生的精神风貌,但是,这十种精神是粟裕同志高尚、完美人格的具体体现,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我们纪念粟裕同志,缅怀和崇敬粟裕同志,就是要解读和读懂他的故事,学习和研究他的思想,学习和研究他的高尚品格,学习、研究、弘扬和传承他的光辉人生精神,并使这种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撰稿人:王茂华    编辑:蒋玉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