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威震苏中的“老虎团”团长严昌荣

点击:时间:2025-06-22
威震苏中的“老虎团”团长严昌荣
 陶建明
 
严昌荣(1914年—1943年),湖北松滋人,1930年参加革命,参加过长征。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第二方面军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参加长征到延安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调皖南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任军事教员,后调新四军三支队四团、五团任营长。1941年2月,组建新四军一师三旅时,粟裕亲自调严昌荣任三旅七团团长。他率领的七团,在苏中抗战中,英勇善战,敢打敢拼,屡战屡胜,被陈毅称为“老虎团”。 
 

首战泰州炼虎胆
严昌荣曾跟随贺龙当过警卫员,贺龙的战斗指挥艺术给了他很大影响。他在指挥战斗中,既能执行上级指示,又能根据战地情况机动灵活地布置战斗。
1941年2月,严昌荣调任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团长。严昌荣机动灵活、沉着果敢的指挥艺术和身先士卒、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深深影响着全团指战员,加上粟裕经常亲授机宜,使七团很快成为一师的主力,深得陈毅、粟裕的赞赏和器重。1941年2月后,严昌荣接到了攻打泰州的军事任务。在战斗过程中,他坚持避实就虚、扬长补短的战斗原则,及时抓住战机,严密组织七团官兵攻击敌军薄弱点,消灭了伪军李长江一个团的兵力。
引蛇出洞战斜桥
 1942年6月初,七团随师长粟裕、旅长陶勇挺进到日军侵占的心腹之地海启展开反“清剿”作战。日军在长江出海大通道的南通三阳镇一线集结兵力,修公路、建据点,分割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一师、旅首长命令七团狠狠打击日寇,把敌人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七团长严昌荣领会粟裕师长的意图,决定引蛇出洞。他和朱传宝参谋长通过细致的侦察,决定把战场选在日寇必经之路——离三阳镇10余里的斜桥,利用河网与村落交叉的有利地形,巧设口袋形的伏击圈,由一营打伏击,二营、三营分头打南通和三阳镇方向的来援之敌。
6月3日上午9时许,三阳镇日军70余人,伙同100多个伪军,携带九二步兵炮1门,在警备队长新野率领下,强拉百余民夫,赶修斜桥至中塌水桥一带的三(阳)久(隆)公路。
严昌荣要求部队不露声色,利用诱敌入瓮之计,派出化装成农民的侦察员分散在田间劳作,见日军走来,故意丢下锄头就跑,引诱日寇进入伏击圈。新野正愁人手不足,尚需民夫,即派出十几个鬼子穷追不舍,一直闯入三连阵地。参谋长朱传宝命令三连用零星火力还击,打了十多分钟,新野不见有大的动静,以为是游击队在捣乱,于是神气十足地挥舞指挥刀,率大队日军“前进!扫荡!”待日军全进入伏击圈内,一营营长郭志伟看到严昌荣团长发出的信号,才高声喊道:“狠狠地打!”顿时,轻重机枪组成交叉密集火力一齐向鬼子们扫射。
严昌荣伏在朝南的屋脊上,用缴获的重机枪猛扫鬼子。战士们纷纷转告:“严团长上来了!”部队士气大增。遵照严团长的命令,团、营、连的号兵们一起吹响嘹亮激越的冲锋号,大地仿佛在震动,勇士们的热血在沸腾。一连从东北、三连从正东、五连灵活地切断西南方向的日寇退路,对敌形成了四面包围。七团二营切断敌人退路,并阻击从三阳镇增援之敌。经过1小时激战,全歼日伪军,计毙伤敌警备队长新野以下70多名,生俘日军2名;毙伤伪军70多人,俘20余人,缴获九二式步兵炮1门。
斜桥伏击战是新四军一师在海启最著名的一仗,它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大“扫荡”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海启人民抗日斗争的士气。
著名军旅作曲家沈亚威为斜桥伏击战创作了一首《打个胜仗哈哈哈》的祝捷歌。陈毅、粟裕、陶勇等首长亲自莅临数万军民参加的祝捷大会。陈毅亲授七团为“老虎团”的荣誉称号。从此,七团这个老虎团,威名远扬。
谢家渡设伏歼本田
1942年中秋节前,粟裕率前线指挥所和七团从启海地区转移到南通二窎镇附近休整。日军南浦旅团五十二大队大队长保田判断新四军过节防范松懈,9月25日,保田集结日伪军400多人兵分两路驻地三余出发,一路200余人,经湾头镇向白龙庙进犯;另一路由保田亲自率领,向二窎方向进犯。
谢家渡是敌进犯二窎的必经之路,附近地形也有利于隐蔽行动,粟裕将作战任务交给七团,团长严昌荣按照粟裕的指示作了周密部署。二营四连进到北兴桥以南地域,诱敌向谢家渡、二窎方向进犯;六连派一个战斗小组在横港桥南侧向白龙庙方向警戒,引敌入网,其余各连队隐蔽在谢家渡两侧,待机歼敌。
四连出击不久,侦察员快马来报,保田大队进占白龙庙突然转向,没有去北兴桥,现在不知去向。严昌荣当即让四连停止追击,继续侦察。很快,又有侦察员来报,保田大队突然出现在二窎以南,接着又来报,保田大队进占余西。
严昌荣一听紧张起来,余西离三旅驻地很近,莫非保田大队是想端的不是师部而是旅部?严昌荣正在判断该不该调兵保护旅驻地时。旅长刘先胜送来定心丸:保田在虚晃一枪,不要被其迷惑,放开手打!
严昌荣看着地图,保田大队走的是“之”字路,此时侦察员又进来:保田大队已经离开余西向西边开去!大家看着严昌荣,等他下命令。政委彭德清判断道:“保田大队这是在调虎离山,他们继续向西,很可能是想调动主力离开二窎,然后他们突然转头向西进攻二窎。”严昌荣附和道:“保田这是在给我们‘刷坛子’(开玩笑)!”他看了看地图,断定保田大队一掉头,必经谢家渡。严昌荣叫来通信员:“快去,到南边,告诉二营,立即做好战斗准备。要把保田大队逼到谢家渡去。”不久,二营方向就传来激烈的枪声。严昌荣判断不错,保田大队遭到攻击之后,果然转往谢家渡方向。
此时谢家渡的伏击阵地已经构建好,各部队只等日军到来。在二营五连的阵地前,保田大队已经展开队形,向着阵地猛冲。保田自以为聪明,他从余西抄小路转回头来,认定谢家渡是个薄弱点,想要速战速决,而后进攻二窎。没想到严昌荣此时已经在谢家渡一线,布下了重兵。
粟裕等人也到了前线指挥所里面,决定先把进了五连口袋的保田大队一部,先吃掉,然后把日军切成两截,各个击破。进攻以开饭号为令,一声为准备,两声势出动,三声是完成合围。
五连战士们摩拳擦掌,等着日军的进攻。可是保田大队迟迟不动,不一会,阵地前还扬起了一阵阵浓烟。连长彭家兴判断,日军是不是要跑!战士们也紧张起来,不能让他们跑了。但没有号声,不能出动。
终于等来了号声,战士们却大失所望,是停止进攻的信号。看来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严昌荣也发现保田大队要跑,如果让五连追击的话,可能跑得更快。他准备等其他两个连,把保田撤退之路上的两个要点拿下之后,堵紧他们的后路,然后再展开来打,当时候保田想走也走不了了。
保田此时已经有些紧张,他今天连续绕路,就是想绕开七团,没想到七团却紧追不放,见时机不好,想要撤退,但是又不甘心,现在看七团进攻不紧,保田又想在谢家渡等等看,没准能捞到什么。
严昌荣就是要保田的这一等等看,一等,他们没有机会走了。此时另外两个连已经将包围圈扎进,保田大队无路可逃,进攻正式开始。此时已经是晚上,七团从四面发起了猛攻,保田见身陷包围,耍了个诡计,他在三面用密集火力挡住新四军的进攻,只留北面一枪不放,放任对峙的五连往上攻,想吃掉进攻的五连。
严昌荣一看风势不妙,立即派人通知五连停止进攻,转攻为守。其时已晚,五连先头部队已经渡河,有些已经登岸。此时日军放出多颗照明弹,接着日军向五连反冲过来,想要凭借地势干掉五连,然后渡河回到北兴桥,撤往南通。
一下子,日军主力全部压在了五连身上。严昌荣立即调兵支援,同时让其他三面加紧进攻,减轻五连的压力。五连的战士被打得措手不及,有一些人还在涉水,竟然过不去了,那就在水中朝日军射击。连长彭家兴已经受伤,还是顽强带着战士们登岸,挡住日军的多次冲锋。严昌荣听着激烈的枪声,也急了:“机枪连上去,小炮班,开炮,尽全力支援五连!”其他三个方向的部队,加紧进攻,很快就突破了日军的侧翼,保田见向北突围不成,现在已经多面受敌,队伍顿时乱了起来。
严昌荣抓住机会,下令总攻,残余的几十名日军龟缩在几间独立的茅屋里,企图顽抗。战士们将其围起来,投出一排手榴弹炸,在激烈的爆炸声中,茅屋立即着火燃烧。大火烧得日军终于忍不住,3名受伤的日军从房子里爬了出来。一直打到凌晨三点,谢家渡的枪声渐渐平息,此战歼灭包括保田中佐在内的日军110余人,俘日军3人,伪军一部。
战后,严昌荣把保田装进一口上等棺材,连同其他几十具日军的尸体一起装了3船,派人送回日军据点麒麟镇,同时严昌荣附信一封,警告日军不要再屠杀中国人民,否则难逃保田的下场。
血洒唐子垂千古
抗战时期的唐子镇是兴化境内的水上交通要地,它地处塘港河的西岸,北临车路河,西通兴化,东连戴窑,南接大垛,北与安丰、合塔、永丰隔河相望,在军事上易守难攻。1941年秋,唐子镇被敌伪侵占,由于其战略位置显要,敌人派了重兵把守,驻扎有一个营的伪军。敌伪在镇的四周筑了一道高两米的土圩子,并在东北角、西北角构筑了坚固的碉堡。同时,在镇子南边不远处的包徐村还驻有一个连的敌人,可随时对镇子进行增援。伪军倚仗其坚固的据点,时常对我根据地进行“扫荡”,气焰十分嚣张。
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斩断敌人的魔爪,苏中军区命令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拔掉唐子镇的敌伪据点。七团团长严昌荣、政委彭德清根据情报,决定把东边、南边作为突破口,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攻打唐子镇。
1943年9月7日晚8时,战斗打响。从东边主攻的二营在团首长的直接指挥下组成一支突击队,利用夜幕的掩护,乘着一只只小舢板船悄悄向对岸划去。由于不小心发出的水声惊动了敌人,敌人立即集中火力向河中射击。我方岸上的战士随即也向敌人开火,想压制住敌人的火力以掩护突击队员们向滩头冲击。然而,由于敌人居高临下,加之防御工事坚固,火力很猛,担任掩护任务的战士们根本压制不了敌人的火力。眼看着我出击船只屡被击沉,难以登岸,焦急万分的严昌荣团长再也按捺不住,他亲赴前沿阵地,重新组织冲锋,掩护部队冲击。
严昌荣团长有个脾气,就是部队缴获新武器,他总要试试;枪声一响,他不是打重机枪就是打掷弹筒。在唐子镇的战斗中,严昌荣又像以往那样,打起从敌人那里缴获的掷弹筒。当他打出第一发时,掷弹筒班班长就请求:“团长,我来打!”但严昌荣斗志正高,根本不听,又要打第二发。副班长立马连声关照:“团长,不能再打远了,最多600米。”
严昌荣咬紧牙说了声:“知道。”随即打出第二发炮弹,“砰”的一声,炸在敌营位置。严昌荣势在必得,立马吩咐:“你快去拿炮弹!”掷弹筒班正副两位班长极力劝阻:“团长,你别打了,我们来打吧!”彭德清政委也赶紧走到他身旁劝说:“严团长,你不要再打了,我们研究一下怎么进攻吧。”严昌荣答应道:“好,我再打一发就来。”
众人搬来了炮弹。随着严昌荣一声高呼“打!”突然,阵地上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硝烟弥漫。掷弹筒意外爆炸,原来严昌荣打的第三发炮弹,是敌人特制的自杀弹,准备在走投无路时,同归于尽的。但是我军在缴获时没有发现,结果误伤自己。严昌荣团长不幸牺牲,彭德清政委头部也负了伤。战士们闻讯后悲愤异常,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此时,南边的敌人已增援至唐子,我军腹背受敌,政治处主任蒋新生看到团长牺牲、政委重伤,为避免损失过大,便决定部队停止进攻,撤出战斗。
严昌荣牺牲后,兴化人民为纪念他,将唐子镇命名为昌荣镇,又在合塔圩奚塔庄为严昌荣修墓立碑。2015年8月24日,严昌荣被民政部评为“著名抗日英烈”。

(南通市海门区委党史办  陶建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