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虎胆英雄顾金山
点击:时间:2025-06-22
1941年春,崇明的日寇在伪军的苟合下,占领了启东县治汇龙镇,启东沦为日伪区,直至1945年秋日本帝国主义投降。那时日寇打着“大东亚共荣圈”的晃子,强化伪政权,烧、杀、抢、劫,无恶不作,罄竹难书。启东党组织针锋相对,在敌占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组建了东南行动队、地方民兵小分队和游击队等,运用各种斗争策略和方式,反“清乡”,反伪捐,拆桥破路割电话线,捉“黄狗”杀汉奸,与日伪军展开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涌现了许多不怕苦、不怕死的英雄模范人物,谱写了不少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杀敌故事。虎胆英雄顾金山就是其中的一个。
顾金山是启东市原永和乡人,解放后曾任崇明县公安局长等职,是中国铁路文工团毛主席的特型演员、中国毛体书法协会主席古云的父亲。他曾是启东早期革命者赵志良(解放前曾任我党汇龙区区委书记,解放后曾任南通市政法部部长,文革后任上海市城防办党组书记、主任)、赵一德(解放前曾任东南警卫团副政委、东南县委副书记,文革后任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的部下或战友。他身材魁梧,气力超人,艺高胆大,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荣军。他的杀敌传奇,在启东广为流传。
虎口夺手枪
1941年春的一天,我方民兵队长顾金山一身农民打扮,腰插一支盒枪,臂弯里夹了一小捆江草,在伪县政府西边的马路上由北向南,慢步前行,窥视四方,寻找猎物。这时,只见一个伪军身背一支短枪,急急忙忙在西边的斜马路上往东走,在一个草棚厕所停了下来。顾金山一看这个家伙像要小便的样子,便加快了脚步,向厕所走去。走近一看,原来是个勤务兵,身上背着一支二号盒枪。顾金山当机立断,一步冲上去,从腰间抽出手枪顶住伪军的腰部:“不许动!”此时,那个伪军退也退不了,进也进不得,动又不能动。退吧,手枪正顶着腰部,进吧,前面是茅坑,动吧,裤腰还拎在手里,小便还没有好。就这样,顾金山不费吹灰之力,趁势从伪军身上抽出手枪,厉声喝令:“不许出声!出声就要你的命。”那伪军吓得像筛糠似的颤抖着。顾金山飞也似地穿进小巷,迅速撤离县城。
孤身捉黄狗
1943年8月的一天,担任东南行动队短枪队队长的顾金山穿着粗布衣服,头戴坏草帽,受命外出打探敌情。当他来到南阳镇河南西面时,看见大成祥花行门口,昂首走出一个身穿黄绿色军装的伪军,身背一支三号盒枪,锃亮亮的。“为虎作伥的汉奸!”顾金山恨得咬牙切齿,决定逮住这条黄狗。于是,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面对面走过去。当这个伪军刚从顾金山身边穿过,顾金山就来个急后转,右手指头顶住了这个家伙的后脑袋,左手迅速把他的盒枪抽出来。这家伙还昏头昏脑时,就已成了俘虏。在顾金山手握盒枪押着俘虏快步向南撤走时,南阳镇据点里的伪军得知信息,立刻开枪追赶上来。当时玉米还未掰完,顾金山押着那条“黄狗”,机智地几个转弯就甩开了伪军的追击。
后经审问,被捉的是新上任的伪乡长,从他身上,还抄出了许多钞票,经请示上级,此人被就地处决,而没收到的钞票,全额上缴。
智勇杀双寇
1943年春,盘踞在东安镇的鬼子横行霸道,为非作歹,大白天经常上镇或下村抢东西,百姓恨之入骨,希望我方行动队为民报仇雪恨。我方行动队短枪队长顾金山得悉这一情况后,经请示上级领导同意,于4月底的一天夜里,他与两个队友一起,悄悄潜入东安镇,伺机为民除害。
第二天一早,顾金山化装成东海滩头跑海人,身上系一条围兜,来到东安镇菜场,察看地形和敌情。不一会,日伪军驻地的巷门打开了,出来10多个伪军巡查队员,后面又叽里哇啦跟出了两、三个鬼子,出来买东西。据此,顾金山与队友商量制订了详细的战斗方案,并决定,不捉伪军,只由顾金山一人单独动手杀日本鬼子。
第三天凌晨,顾金山等3人经打扮后来到东安镇,各人手枪子弹上膛,装在腰间,分别在预定的理发店和肉店隐蔽好。天逐渐亮了,上市的人不断增多。这时,日伪军驻地的巷门“吱”的一声打开。结果,巡查队没有出来,只出来两个日本鬼子,各人手里拿着一支三八枪。压上一夹子弹后往肩上一扛,肩并肩向肉台走去。顾金山悄悄跟在他们身后,一时周围群众较多,不好下手。当走到离肉台不远的染布店时,顾金山见群众不多,时机已到,便一个箭步跃上去,站到两个鬼子的中间,左手把一个鬼子连枪连领头揪住,右手用枪对准另一个鬼子的后背就是一枪,反过来给另一个鬼子也一枪,缴了两支三八枪飞快撤退。两个战友看到顾金山干得利索,心中暗暗钦佩,紧跟着顾金山一起火速离开了东安镇。3人撤到镇东河头时,突然看到河东有一群日伪军下乡抢掠回来,他们立即隐蔽起来。下乡掳掠的日伪军回到据点,看到两个日军被杀,倒在血泊中,都吓得胆颤心惊。第二天,东安镇的日军就撤退到汇龙镇据点。
这次行动队进据点杀敌,是当地第一次杀灭日军,缴获枪支。顾金山与队友这次行动,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震慑了日伪,同时极大地振奋了启东人民抗日的信心和决心,提高了我党在群众中的威望。东南警卫团团长梁灵光亲自组织地方武装召开庆功大会,奖励顾金山等三人每人一套卫生衫,并号召各地民兵向他们学习。
英雄顾金山虽逝,但他一身虎胆,智勇杀敌,抗击日伪的故事却代代相传。
顾金山是启东市原永和乡人,解放后曾任崇明县公安局长等职,是中国铁路文工团毛主席的特型演员、中国毛体书法协会主席古云的父亲。他曾是启东早期革命者赵志良(解放前曾任我党汇龙区区委书记,解放后曾任南通市政法部部长,文革后任上海市城防办党组书记、主任)、赵一德(解放前曾任东南警卫团副政委、东南县委副书记,文革后任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的部下或战友。他身材魁梧,气力超人,艺高胆大,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荣军。他的杀敌传奇,在启东广为流传。
虎口夺手枪
1941年春的一天,我方民兵队长顾金山一身农民打扮,腰插一支盒枪,臂弯里夹了一小捆江草,在伪县政府西边的马路上由北向南,慢步前行,窥视四方,寻找猎物。这时,只见一个伪军身背一支短枪,急急忙忙在西边的斜马路上往东走,在一个草棚厕所停了下来。顾金山一看这个家伙像要小便的样子,便加快了脚步,向厕所走去。走近一看,原来是个勤务兵,身上背着一支二号盒枪。顾金山当机立断,一步冲上去,从腰间抽出手枪顶住伪军的腰部:“不许动!”此时,那个伪军退也退不了,进也进不得,动又不能动。退吧,手枪正顶着腰部,进吧,前面是茅坑,动吧,裤腰还拎在手里,小便还没有好。就这样,顾金山不费吹灰之力,趁势从伪军身上抽出手枪,厉声喝令:“不许出声!出声就要你的命。”那伪军吓得像筛糠似的颤抖着。顾金山飞也似地穿进小巷,迅速撤离县城。
孤身捉黄狗
1943年8月的一天,担任东南行动队短枪队队长的顾金山穿着粗布衣服,头戴坏草帽,受命外出打探敌情。当他来到南阳镇河南西面时,看见大成祥花行门口,昂首走出一个身穿黄绿色军装的伪军,身背一支三号盒枪,锃亮亮的。“为虎作伥的汉奸!”顾金山恨得咬牙切齿,决定逮住这条黄狗。于是,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面对面走过去。当这个伪军刚从顾金山身边穿过,顾金山就来个急后转,右手指头顶住了这个家伙的后脑袋,左手迅速把他的盒枪抽出来。这家伙还昏头昏脑时,就已成了俘虏。在顾金山手握盒枪押着俘虏快步向南撤走时,南阳镇据点里的伪军得知信息,立刻开枪追赶上来。当时玉米还未掰完,顾金山押着那条“黄狗”,机智地几个转弯就甩开了伪军的追击。
后经审问,被捉的是新上任的伪乡长,从他身上,还抄出了许多钞票,经请示上级,此人被就地处决,而没收到的钞票,全额上缴。
智勇杀双寇
1943年春,盘踞在东安镇的鬼子横行霸道,为非作歹,大白天经常上镇或下村抢东西,百姓恨之入骨,希望我方行动队为民报仇雪恨。我方行动队短枪队长顾金山得悉这一情况后,经请示上级领导同意,于4月底的一天夜里,他与两个队友一起,悄悄潜入东安镇,伺机为民除害。
第二天一早,顾金山化装成东海滩头跑海人,身上系一条围兜,来到东安镇菜场,察看地形和敌情。不一会,日伪军驻地的巷门打开了,出来10多个伪军巡查队员,后面又叽里哇啦跟出了两、三个鬼子,出来买东西。据此,顾金山与队友商量制订了详细的战斗方案,并决定,不捉伪军,只由顾金山一人单独动手杀日本鬼子。
第三天凌晨,顾金山等3人经打扮后来到东安镇,各人手枪子弹上膛,装在腰间,分别在预定的理发店和肉店隐蔽好。天逐渐亮了,上市的人不断增多。这时,日伪军驻地的巷门“吱”的一声打开。结果,巡查队没有出来,只出来两个日本鬼子,各人手里拿着一支三八枪。压上一夹子弹后往肩上一扛,肩并肩向肉台走去。顾金山悄悄跟在他们身后,一时周围群众较多,不好下手。当走到离肉台不远的染布店时,顾金山见群众不多,时机已到,便一个箭步跃上去,站到两个鬼子的中间,左手把一个鬼子连枪连领头揪住,右手用枪对准另一个鬼子的后背就是一枪,反过来给另一个鬼子也一枪,缴了两支三八枪飞快撤退。两个战友看到顾金山干得利索,心中暗暗钦佩,紧跟着顾金山一起火速离开了东安镇。3人撤到镇东河头时,突然看到河东有一群日伪军下乡抢掠回来,他们立即隐蔽起来。下乡掳掠的日伪军回到据点,看到两个日军被杀,倒在血泊中,都吓得胆颤心惊。第二天,东安镇的日军就撤退到汇龙镇据点。
这次行动队进据点杀敌,是当地第一次杀灭日军,缴获枪支。顾金山与队友这次行动,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震慑了日伪,同时极大地振奋了启东人民抗日的信心和决心,提高了我党在群众中的威望。东南警卫团团长梁灵光亲自组织地方武装召开庆功大会,奖励顾金山等三人每人一套卫生衫,并号召各地民兵向他们学习。
英雄顾金山虽逝,但他一身虎胆,智勇杀敌,抗击日伪的故事却代代相传。
作者: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