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缅怀先辈
秦镜——从启东走出来的抗战英雄
点击:时间:2025-07-03
秦镜,男,1919年11月出生,启东人,中共党员。1938年7月参加革命,加入“南通抗日游击指挥部”,任排长,启东游击队队长、启东警卫营副营长、营长。1944年任新四军3旅7团教导队队长,后来任三野23军69师205团团长、69师副师长、67军副军长、济南陆军学校副校长等职。
头一回听说秦镜是从启东走出来的抗日英雄之事,那还是2005年的5月。当时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一部分当年参加过黄桥战役的新四军老战士组成回访团从全国各地来南通革命老区。当时我从部队转业回来后在南通市人大机关工作,按照时任中共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同志的要求,在市人大常委会主持工作的副主任李炎同志的带领下,专门组成一个接待组,做好接待工作。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欢迎新四军老战士来访的接待组做接待工作。从5月15日至5月20日,历时六天时间,接待了以秦镜、黃浩、田昌炜、季遐年、张瑛、季家森、赵坚、洪炉和陶小勇等新四军老战士为主组成的原二十三军新四军部分老战士回访团一行128人的来通活动。活动期间,不仅参观了黄桥战役纪念馆、黄桥镇容、水绘园、花木世界,去烈士陵园举行了献花仪式,而且还在南通城内参观了行政中心、狼山风景区、张謇纪念馆等。此期间,使我了解到来通的新四军老战士中有很多都是为革命作出贡献的老英雄。记得在那天去参观黄桥战役纪念馆的途中,新四军老战士们不仅高兴得一路乘车一路歌,而且唱的都是《我是一个兵》、《黄桥烧饼歌》、《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之歌》之类的红色歌。当时,秦镱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了。他在当年的黄桥战役中是一位基层指挥员。他在唱完《黄桥烧饼歌》这首歌之后,很激动地对大家说:“我们为什么对《黄桥烧饼歌》这首歌词记得那么清楚,为什么唱得那么来劲,这是因为老区人民同我们老战士的感情深厚,因为这首歌产生于黄桥保卫战。那一仗,我新四军不足一万兵力,打败了韩德勤号称十万人马的进攻,战果十分辉煌。”秦老的话音刚落,整个车上的老同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有的说说就流下了热泪。此时,有位老同志大声喊:“请抗战大英雄秦镜军长讲故事!”我这才知道,原来秦镜老人是抗战大英雄。接着,我们聆听了秦镜老人讲的他在抗战中如何同日本鬼子搏斗拼杀的故事,听后很受教育,很受启发。从此,秦镜的英雄形象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后来,我又通过学习秦镜及有关人员的回亿文章,进一步了解了秦镜的英雄事迹,深感秦镜的英雄事迹非常突出,具有传奇特色。
早年从军,一心想着打鬼子
早在抗战初期,年仅18岁的秦镜就接受了共产党关于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他在启东老家,四处奔走,动员同学和朋友们组织起来打鬼子。在他的动员下,先后联络了刘丹一等六七名同学和朋友,组织起来加入了施体仁的抗日游击队。1938年7月初,秦镜又到南通地区北刘桥镇附近,找到并加入了“南通抗日游击指挥部”(简称“通挥”),秦镜被“通挥”编入独立大队三连。在1938年8月13日的一次反击日军大“扫荡”的战斗中,秦镜作战勇敢。因在这次战斗中负伤到后方治疗,待伤情逐渐康复后,他回到老家启东,当时,有多种名目的队伍,在分不清谁是真正抗日队伍的情况下,他决定自己成立一支地下抗日的小部队,打鬼子、杀汉奸。于是,他联络了好几个兄弟,秘密武装起来,以大兴村一带为活动基地,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这支队伍成立后,很快就打响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原来,秦镜带领的这几个兄弟盯上了一个国民党韩德勤部队的团长。他们在摸清了敌团长行动的规律之后,有一天,他们埋伏在敌人必经通路之侧的汇龙镇东市梢一座小桥边的小商店里,当他们发现敌团长一行四人,团长骑着马,其他三人骑着自行车,同往常一样,很威武的上了桥时,他们从不同位置一起拔出枪来,冲上去向各自的目标一阵猛打!在一阵急促的枪声之后,敌团长应声栽下马来,一命呜呼。后面的三个护兵也同时倒地,挣扎了几下,不动弹了。敌团长骑的那匹大洋马失去控制,向前飞奔而去。秦镜他们快速缴下了敌人的枪械,把三人的自行车扔下大河,沿着事先看好的路线,飞步撤离!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干净利落,忙而有序。敌人连枪都没有来得及拔,就去见阎王了,可秦镜他们,却毫发无损。
身先士卒,是条不怕牺牲的汉子
1941年秋,海门部队的一个营与启东警卫营合并,组成了海启警卫团。1942年春,又调整组成了东南警卫团,秦镜任该团二营营长,全团兵力达到1300多人,成为一支主力地方化、战斗力较强的革命军队。1942年5月下旬,日寇侵占了三阳镇。鬼子四处强拉民夫,急于赶修三(阳)久(隆)公路。6月3日,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决定在鬼子的鼻子底下,距三阳镇据点以东约3公里的斜桥设伏歼灭敌人。秦镜带领东南警卫团二营在大河东岸斜桥东头一线,配合七团三连阻击敌人。战斗中,待前卫敌军一步步走近时,秦镜的二营埋伏在阵地里的战士向敌人猛烈开火。敌军顿时被打得措手不及,晕头转向。紧接着,秦镜带领的部队又参加了围追堵截的战斗,经过一个多小时多方位猛烈拼杀,最终全歼了敌军。1942年7月下旬,得知伪江南“忠救军”一部,北渡长江与日伪合流。领导决定,秦镜的东南镜卫团二营配合主力八团一营作战,一举歼灭灵甸港之敌。该敌是伪第128团一个营及顽“忠救军”第八支队一部,驻在灵甸港河东一个据点内,河西只有少部分人警戒和出没无常的小部队活动。八团一营负责主攻河东据点,秦镜率领的二营,其五连负责攻击和肃清河西之敌,秦镜亲自率领四连在灵甸北1公里处的东西大桥一线展开,负责警戒和阻击敌人突围,六连在四、五连之间为预备队。战斗打响后,五连很快肃清河西之敌后,又和主力八团一营联合猛烈攻击河东之敌。打到午夜一、二点钟时,突然间一排排密集的子弹从东桥头向秦镜所在的四连猛烈扫射过来,秦镜立即组织部队还击,并边打击边命令部队撤到桥西。当他们撤至桥西一独立小商店之后一看,桥上的四连战士刚撤下桥,一批敌人非常慌忙地冲过桥后,拼命向北拐弯,沿路仓惶逃跑。此时,秦镜迅速带领部队进行火力追击,最后,彻底歼灭了该敌,夺取了灵甸港战斗的胜利。
1944年6月, 发生了著名的如中耙齿凌遭遇战,那时秦镜在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教导队担任队长。6月22日那天,秦镜所在的七团在团长张云龙、政委彭德清的带领下,从东台向如皋进发,部队进至如中耙齿凌一带时,突然遭到一支正在攻击我地方武装的日伪军。当时,敌人有130多个鬼子和500多伪军,由加腾大尉率领。我七团部队拉得很长,敌人以为我七团部队是地方游击队,抢先向我方发起进攻。当时,应对敌人正面的正是秦镜所率领的七团教导队。面对突发敌情,秦镜当机立断,命令各排迅速占领路边的一片坟地,抢占有利地形,并用机枪向敌人猛烈扫射。待敌人冲到近前,战士们在秦镜的率领下跳岀来与敌拼杀。教导队是七团的骨干训练班,队员全是具有战斗经验的正副班长。团长在望远镜中看到情况十分紧急,便立即下决心: 咬住它,吃掉它,给他们当头一棒,为“清乡” 区内反据点斗争擂一通金鼓!当时,日伪占领了南面的沟堤之后,穿过沟底,向北运动,北坝里,刀光闪闪,机枪狂叫。团教导队在秦镜的率领下,奋勇冲杀,把日伪阻击在一马平川的开阔地上。此时,秦镜拉开嗓门喊着:“同志们!听口令,一起上,别拉脚,冲呀!------” 一声惊天动地的大喊,百十个队员象浪涛一样涌了上去,日伪用火力阻击他们,“甜瓜” 榴弹象冰雹一样从空而降。决定性的时刻来临了,部队假若后退,不但要增加伤亡,而且有可能前功尽弃。战斗打得十分惨烈,但由于我军顽强作战,一仗下来,130多个鬼子基本被我全歼。
一人单挑五个鬼子,将其大部歼灭
在耙齿凌战斗结束打扫战场时,秦镜正向张云龙团长汇报战况,突然听到有人高喊“鬼子、鬼子!”张团长一看,远处果真还有五个鬼子正在逃窜。张团长手一挥,指着鬼子对秦镜说:“你去把那五个鬼子也收拾了!”秦镜说:“团长,我有数啦!”秦镜说着,他顺手拎起身边的手榴弹,又操起一支步枪,冲着那五个鬼子就追了过去。鬼子在前面逃,秦镜在后面追;鬼子越跑越快,秦镜越追越急。秦镜在事后回忆起来,其实团长的意思是叫他带几个战士,去把那五个鬼子给解决掉,可他认为团长只是命令他了,就想都没想冲出去了,一点都没有意识到危险性。说时迟,那时快,秦镜一边朝鬼子冲,一边就向鬼子投掷手榴弹,五个鬼子也回身朝秦镜扔手榴弹。由于秦镜扔得又远又准,两个手榴弹扔过去,就有3个鬼子被炸伤,而秦镜却毫发无损。那3个负伤的鬼子一瘸一拐,连滚带爬,挣扎着沿河边跑,眼看就要成俘虏了,却突然集体跳进旁边一座正在熊熊燃烧的茅屋中,在惨叫中被活活烧死。此时,秦镜又继续向前追杀另外两个鬼子,可在大片芦苇荡中,左找右寻就是看不到踪影。不一会儿,突然从身边一棵大树后窜岀一个鬼子军官,端着枪朝秦镜直刺过来。秦镜急忙侧身闪过,那鬼子军官看起来虽比秦镜矮半个头,但恶目相向,凶悍无比。后来秦镜发现,这鬼子军官帽子里写着加腾大尉,原来就是这次行动的领队。秦镜和鬼子军官两人端着刺刀,你刺过来,我刺过去,搏斗了足足有十几分钟,都累得气喘嘘嘘,却依然不分胜负。这时,那个鬼子军官后退一步企图端枪,秦镜眼明手快,他立即在端枪的同时扣动板机。一声枪响,鬼子军官应声倒地,鬼子军官准备打秦镜的那颗子弹则在他倒下时打响了天空。据秦镜在讲这一战斗故事时说:“真悬呀,我大概只比那鬼子军官快了零点几秒,事后想起来还真有点后怕。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杀下来,我累得几乎瘫倒。”但这时秦镜又发现,不远处芦苇丛中还有一个鬼子正呆看着,一副吓傻了的样子。秦镜怒吼一声:“畜生,有种你过来!”那鬼子一下子被惊醒过来,掉头撤腿就跑,才跑岀200来米左右,就被我军打扫战场的战士俘获。这一仗下来,秦镜已浑身虚脱,只能把枪刺在地下撑住身体,好一阵都迈不开腿。
作为一名南通人,通过聆听秦镜老人讲他参加抗日斗争的感人故事,通过深读细品秦镜同志的英雄事迹,深感为南通在抗日战争中有秦镜这样的大英雄而骄傲。秦镜在抗战中的英雄形象,来源于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来源于他为抗日救国的情怀。他英勇杀敌的革命精神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时代呼唤英雄,英雄照亮时代。正是由于无数像秦镜英雄那样的先烈先辈们的英勇奋斗,为共和国夯实了发展基础,也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所说:“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倍出。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征程上,更需要我们继承和践行英雄精神,在发扬英雄精神的实践中推进伟业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作者:王茂华
头一回听说秦镜是从启东走出来的抗日英雄之事,那还是2005年的5月。当时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一部分当年参加过黄桥战役的新四军老战士组成回访团从全国各地来南通革命老区。当时我从部队转业回来后在南通市人大机关工作,按照时任中共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同志的要求,在市人大常委会主持工作的副主任李炎同志的带领下,专门组成一个接待组,做好接待工作。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欢迎新四军老战士来访的接待组做接待工作。从5月15日至5月20日,历时六天时间,接待了以秦镜、黃浩、田昌炜、季遐年、张瑛、季家森、赵坚、洪炉和陶小勇等新四军老战士为主组成的原二十三军新四军部分老战士回访团一行128人的来通活动。活动期间,不仅参观了黄桥战役纪念馆、黄桥镇容、水绘园、花木世界,去烈士陵园举行了献花仪式,而且还在南通城内参观了行政中心、狼山风景区、张謇纪念馆等。此期间,使我了解到来通的新四军老战士中有很多都是为革命作出贡献的老英雄。记得在那天去参观黄桥战役纪念馆的途中,新四军老战士们不仅高兴得一路乘车一路歌,而且唱的都是《我是一个兵》、《黄桥烧饼歌》、《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之歌》之类的红色歌。当时,秦镱已是87岁高龄的老人了。他在当年的黄桥战役中是一位基层指挥员。他在唱完《黄桥烧饼歌》这首歌之后,很激动地对大家说:“我们为什么对《黄桥烧饼歌》这首歌词记得那么清楚,为什么唱得那么来劲,这是因为老区人民同我们老战士的感情深厚,因为这首歌产生于黄桥保卫战。那一仗,我新四军不足一万兵力,打败了韩德勤号称十万人马的进攻,战果十分辉煌。”秦老的话音刚落,整个车上的老同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有的说说就流下了热泪。此时,有位老同志大声喊:“请抗战大英雄秦镜军长讲故事!”我这才知道,原来秦镜老人是抗战大英雄。接着,我们聆听了秦镜老人讲的他在抗战中如何同日本鬼子搏斗拼杀的故事,听后很受教育,很受启发。从此,秦镜的英雄形象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中。后来,我又通过学习秦镜及有关人员的回亿文章,进一步了解了秦镜的英雄事迹,深感秦镜的英雄事迹非常突出,具有传奇特色。
早年从军,一心想着打鬼子
早在抗战初期,年仅18岁的秦镜就接受了共产党关于抗日救国的宣传教育。他在启东老家,四处奔走,动员同学和朋友们组织起来打鬼子。在他的动员下,先后联络了刘丹一等六七名同学和朋友,组织起来加入了施体仁的抗日游击队。1938年7月初,秦镜又到南通地区北刘桥镇附近,找到并加入了“南通抗日游击指挥部”(简称“通挥”),秦镜被“通挥”编入独立大队三连。在1938年8月13日的一次反击日军大“扫荡”的战斗中,秦镜作战勇敢。因在这次战斗中负伤到后方治疗,待伤情逐渐康复后,他回到老家启东,当时,有多种名目的队伍,在分不清谁是真正抗日队伍的情况下,他决定自己成立一支地下抗日的小部队,打鬼子、杀汉奸。于是,他联络了好几个兄弟,秘密武装起来,以大兴村一带为活动基地,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这支队伍成立后,很快就打响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原来,秦镜带领的这几个兄弟盯上了一个国民党韩德勤部队的团长。他们在摸清了敌团长行动的规律之后,有一天,他们埋伏在敌人必经通路之侧的汇龙镇东市梢一座小桥边的小商店里,当他们发现敌团长一行四人,团长骑着马,其他三人骑着自行车,同往常一样,很威武的上了桥时,他们从不同位置一起拔出枪来,冲上去向各自的目标一阵猛打!在一阵急促的枪声之后,敌团长应声栽下马来,一命呜呼。后面的三个护兵也同时倒地,挣扎了几下,不动弹了。敌团长骑的那匹大洋马失去控制,向前飞奔而去。秦镜他们快速缴下了敌人的枪械,把三人的自行车扔下大河,沿着事先看好的路线,飞步撤离!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干净利落,忙而有序。敌人连枪都没有来得及拔,就去见阎王了,可秦镜他们,却毫发无损。
身先士卒,是条不怕牺牲的汉子
1941年秋,海门部队的一个营与启东警卫营合并,组成了海启警卫团。1942年春,又调整组成了东南警卫团,秦镜任该团二营营长,全团兵力达到1300多人,成为一支主力地方化、战斗力较强的革命军队。1942年5月下旬,日寇侵占了三阳镇。鬼子四处强拉民夫,急于赶修三(阳)久(隆)公路。6月3日,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决定在鬼子的鼻子底下,距三阳镇据点以东约3公里的斜桥设伏歼灭敌人。秦镜带领东南警卫团二营在大河东岸斜桥东头一线,配合七团三连阻击敌人。战斗中,待前卫敌军一步步走近时,秦镜的二营埋伏在阵地里的战士向敌人猛烈开火。敌军顿时被打得措手不及,晕头转向。紧接着,秦镜带领的部队又参加了围追堵截的战斗,经过一个多小时多方位猛烈拼杀,最终全歼了敌军。1942年7月下旬,得知伪江南“忠救军”一部,北渡长江与日伪合流。领导决定,秦镜的东南镜卫团二营配合主力八团一营作战,一举歼灭灵甸港之敌。该敌是伪第128团一个营及顽“忠救军”第八支队一部,驻在灵甸港河东一个据点内,河西只有少部分人警戒和出没无常的小部队活动。八团一营负责主攻河东据点,秦镜率领的二营,其五连负责攻击和肃清河西之敌,秦镜亲自率领四连在灵甸北1公里处的东西大桥一线展开,负责警戒和阻击敌人突围,六连在四、五连之间为预备队。战斗打响后,五连很快肃清河西之敌后,又和主力八团一营联合猛烈攻击河东之敌。打到午夜一、二点钟时,突然间一排排密集的子弹从东桥头向秦镜所在的四连猛烈扫射过来,秦镜立即组织部队还击,并边打击边命令部队撤到桥西。当他们撤至桥西一独立小商店之后一看,桥上的四连战士刚撤下桥,一批敌人非常慌忙地冲过桥后,拼命向北拐弯,沿路仓惶逃跑。此时,秦镜迅速带领部队进行火力追击,最后,彻底歼灭了该敌,夺取了灵甸港战斗的胜利。
1944年6月, 发生了著名的如中耙齿凌遭遇战,那时秦镜在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教导队担任队长。6月22日那天,秦镜所在的七团在团长张云龙、政委彭德清的带领下,从东台向如皋进发,部队进至如中耙齿凌一带时,突然遭到一支正在攻击我地方武装的日伪军。当时,敌人有130多个鬼子和500多伪军,由加腾大尉率领。我七团部队拉得很长,敌人以为我七团部队是地方游击队,抢先向我方发起进攻。当时,应对敌人正面的正是秦镜所率领的七团教导队。面对突发敌情,秦镜当机立断,命令各排迅速占领路边的一片坟地,抢占有利地形,并用机枪向敌人猛烈扫射。待敌人冲到近前,战士们在秦镜的率领下跳岀来与敌拼杀。教导队是七团的骨干训练班,队员全是具有战斗经验的正副班长。团长在望远镜中看到情况十分紧急,便立即下决心: 咬住它,吃掉它,给他们当头一棒,为“清乡” 区内反据点斗争擂一通金鼓!当时,日伪占领了南面的沟堤之后,穿过沟底,向北运动,北坝里,刀光闪闪,机枪狂叫。团教导队在秦镜的率领下,奋勇冲杀,把日伪阻击在一马平川的开阔地上。此时,秦镜拉开嗓门喊着:“同志们!听口令,一起上,别拉脚,冲呀!------” 一声惊天动地的大喊,百十个队员象浪涛一样涌了上去,日伪用火力阻击他们,“甜瓜” 榴弹象冰雹一样从空而降。决定性的时刻来临了,部队假若后退,不但要增加伤亡,而且有可能前功尽弃。战斗打得十分惨烈,但由于我军顽强作战,一仗下来,130多个鬼子基本被我全歼。
一人单挑五个鬼子,将其大部歼灭
在耙齿凌战斗结束打扫战场时,秦镜正向张云龙团长汇报战况,突然听到有人高喊“鬼子、鬼子!”张团长一看,远处果真还有五个鬼子正在逃窜。张团长手一挥,指着鬼子对秦镜说:“你去把那五个鬼子也收拾了!”秦镜说:“团长,我有数啦!”秦镜说着,他顺手拎起身边的手榴弹,又操起一支步枪,冲着那五个鬼子就追了过去。鬼子在前面逃,秦镜在后面追;鬼子越跑越快,秦镜越追越急。秦镜在事后回忆起来,其实团长的意思是叫他带几个战士,去把那五个鬼子给解决掉,可他认为团长只是命令他了,就想都没想冲出去了,一点都没有意识到危险性。说时迟,那时快,秦镜一边朝鬼子冲,一边就向鬼子投掷手榴弹,五个鬼子也回身朝秦镜扔手榴弹。由于秦镜扔得又远又准,两个手榴弹扔过去,就有3个鬼子被炸伤,而秦镜却毫发无损。那3个负伤的鬼子一瘸一拐,连滚带爬,挣扎着沿河边跑,眼看就要成俘虏了,却突然集体跳进旁边一座正在熊熊燃烧的茅屋中,在惨叫中被活活烧死。此时,秦镜又继续向前追杀另外两个鬼子,可在大片芦苇荡中,左找右寻就是看不到踪影。不一会儿,突然从身边一棵大树后窜岀一个鬼子军官,端着枪朝秦镜直刺过来。秦镜急忙侧身闪过,那鬼子军官看起来虽比秦镜矮半个头,但恶目相向,凶悍无比。后来秦镜发现,这鬼子军官帽子里写着加腾大尉,原来就是这次行动的领队。秦镜和鬼子军官两人端着刺刀,你刺过来,我刺过去,搏斗了足足有十几分钟,都累得气喘嘘嘘,却依然不分胜负。这时,那个鬼子军官后退一步企图端枪,秦镜眼明手快,他立即在端枪的同时扣动板机。一声枪响,鬼子军官应声倒地,鬼子军官准备打秦镜的那颗子弹则在他倒下时打响了天空。据秦镜在讲这一战斗故事时说:“真悬呀,我大概只比那鬼子军官快了零点几秒,事后想起来还真有点后怕。一场你死我活的拼杀下来,我累得几乎瘫倒。”但这时秦镜又发现,不远处芦苇丛中还有一个鬼子正呆看着,一副吓傻了的样子。秦镜怒吼一声:“畜生,有种你过来!”那鬼子一下子被惊醒过来,掉头撤腿就跑,才跑岀200来米左右,就被我军打扫战场的战士俘获。这一仗下来,秦镜已浑身虚脱,只能把枪刺在地下撑住身体,好一阵都迈不开腿。
作为一名南通人,通过聆听秦镜老人讲他参加抗日斗争的感人故事,通过深读细品秦镜同志的英雄事迹,深感为南通在抗日战争中有秦镜这样的大英雄而骄傲。秦镜在抗战中的英雄形象,来源于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来源于他为抗日救国的情怀。他英勇杀敌的革命精神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时代呼唤英雄,英雄照亮时代。正是由于无数像秦镜英雄那样的先烈先辈们的英勇奋斗,为共和国夯实了发展基础,也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所说:“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倍出。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征程上,更需要我们继承和践行英雄精神,在发扬英雄精神的实践中推进伟业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作者:王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