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陶勇在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中的故事

点击:时间:2023-08-21
陶勇在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中的故事
张  绮 李乐德
 

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的胜利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我们的父亲陶勇当时是新四军一师三旅旅长兼苏中四分区司令员,参与和指挥了这场伟大的战斗,表现了一位民族英雄的勇气、智慧和情怀。
1942年冬,东条英机亲自到南京部署“清乡”计划,将临江濒海、地处上海对岸、对其威胁最大、又物产丰富的苏中四分区作为第一期“清乡实验区”。苏中四分区指的是当时的(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四个区域。新四军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到第四分区部署反“清乡”斗争,一见陶勇就笑着说:“陶勇同志,祝贺你呀,你的名字在东条英机那里挂上了号,鬼子发誓要半年之内活捉你呢!”陶勇也笑着回答:“承蒙东条英机看得起我,不过他们的计划肯定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1943年春,日伪军企图以1.6万人的优势兵力在6个月内彻底消灭四分区内的抗日武装。陶勇根据军区和区党委的指示,从主力部队抽调骨干力量充实地方武装,加强政治保卫队和锄奸队,分散在“清乡”圈内,
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破击战和反保甲、反伪化斗争,与日伪斗智斗勇,使敌人疲于奔命。留在清乡圈内作战比较有名的有东南警卫团。他自己带领三旅主力部队第七团和南通警卫团在日伪间隙中灵活穿插,机动作战,两个月内先后攻克金沙、余东、六甲、悦来镇等多处日军据点,平毁碉堡百余座。
  日伪全面“清乡”遭受沉重打击后,又从武汉调来四十师团一部实施强化“清乡”,采取梳篦、拉网式战术,分十几路向中心区分进合击,反复“清剿”。日伪军还在“清乡”区边沿构筑封锁线,扎起了几百里长的封锁篱笆,封锁了第四分区29个区,在封锁线设立大小检问所150多个,碉堡、瞭望哨林立。为彻底打破敌人的封锁,陶勇带领干部战士深入群众,发动民工同日伪磨洋工,破坏封锁线,组织群众乘隙向封锁圈外转移疏散,同时不断袭击日伪据点,破袭封锁线。1943年7月l日,在陶勇等统一指挥下,发动数十万军民,在280公里长的封锁线上展开大规模的破击战,这一夜,浓烟滚滚,火光烛天,日伪苦心经营3个多月的封锁篱笆,一夜之间化为灰烬。这个苏中四分区反“清乡”的标志性事件,延安《解放日报》作了专门报道,给予高度评价。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在给陶勇、姬鹏飞等人的嘉勉电中指出:“四分区工作是苏中最有成绩的”,“四分区反‘清乡’斗争是中国抗战史上的大事件”,“是中华儿女与敌寇作生死斗争的壮烈伟大史诗,是革命斗争史上的光辉一页”。
1944年春,陶勇率第三旅主力跳出“清乡”圈外,在高邮、兴化、宝应、东台、泰州、如皋等地对日伪顽发动连续进攻,其中在车桥战役中,他指挥第三旅第七团担任主攻,攻下日伪碉堡52座,毙伤日伪官兵298人,俘168人,创华中生俘日军之新纪录。5月中旬,苏中区党委发出“抓紧反据点斗争”的号召,陶勇指挥分区主力连续出击。三旅特务第四团突入“清乡”圈内,首战童家甸取得胜利;接着,东南警卫团又攻克竖河镇。6月23日,有“新四军老虎团”之称的第七团,在如东耙齿凌全歼出外“扫荡”的日伪军500余人,击毙日军中队长加藤,俘日伪军200余人。6月27日,陶勇率特务第四团在民兵配合下,一举攻克日伪重要据点南坎镇,打开了“清乡”区内外的通道。
陶勇还十分重视改进部队武器装备。日军为对付陶勇部队神出鬼没的出击,专门配制了一种特制的精巧轻便、射击速度快、有夜间瞄准器、带有刺刀的九六式机枪。当时日伪方面有传说:“日本天皇有令,部队如被击散也要先毁掉此枪,不能落到新四军手里。”陶勇听说后向部队号召:“把什么‘弯夹子’缴来我看看,先缴一支,再缴一打,大家比赛,看谁先缴到。”他亲自布置分区特务营的两个连,以“掏心战术”夜间突进到封锁线内,打掉兵房镇据点,抓到1个日军,缴了1支九六式机枪。全分区军民不到半年时间就缴获13支。他还和姬鹏飞亲率部队深入丰利据点,以神速行动,活捉了几百伪军。陶勇之威名,使苏中日、伪、顽闻风丧胆,而广大人民则称赞陶勇为勇将、虎将。
  1943年秋,陶勇曾多次动脑筋准备袭击南通“清乡”公署主任张北生的官邸,并通过情报系统千方百计搞来张北生起居行动的详图。陶勇接到地图一看,攻城主要问题不在于兵力,而是清乡公署南侧的濠河太宽,不宜奇袭。濠河阻隔,当年未能端掉张北生的老窝,他耿耿于怀,一直视为战斗生涯中的一件憾事。
四分区军民在1944年夏、秋季攻势中,先后攻克、逼退日伪据点69个,平毁碉堡200座,不仅收复了“清乡”以来被日伪军占领的地方,而且使四分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有所扩大。其中还有陶勇许多生动的故事,比如单刀赴会、深入虎穴,收编顽军徐宝富、海匪孙二富,组建苏中军区海防团,亲自兼任司令员,使黄海变成抗日、反“清乡”斗争的可靠后方。又如建立兵站,穿越封锁线,保障根据地的医药和其他物资的供应,就是电影《51号兵站》述说的故事。陶勇还亲自策划、单线联系原通海自卫团团长汤景延率部假投诚,在潜伏166天、为我反“清乡”斗争提供大量情报后,于9月底又摧毁敌据点,“破腹而出”,起义回归新四军,演绎了一场现代“特洛伊木马计”的传奇。至年底,在九个月的反“清乡”斗争中,陶勇指挥四分区抗日武装共作战2165次,毙伤俘日军315人,伪军5301人,镇压汉奸、特务1465人,攻克据点55处,破击竹篱300余里,破坏公路281.5公里,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但是,抗日军民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其中东南警卫团王澄团长和鲍志椿政委同时遭袭牺牲,可能是苏中地区反“清乡”斗争中最重大的损失。后来据鲍奇叔叔回忆,陶勇在听取“清乡”圈内敌情汇报时就不无忧虑地说:“我最担心的是王澄他们在“清乡”圈内的安全。”当他接到王鲍牺牲的电报异常

悲愤,许久不发一言。他反复看着那份不长的电文,似乎不相信是真的。半晌才说:“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让我们永远怀念为捍卫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而牺牲的英雄烈士,学习他们的伟大精神!
1944年12月,陶勇奉命率第3旅主力一部,随粟裕南下,发展苏浙抗日根据地。临行前给留在四分区的战友写信:“这次与你们分别了,我心里非常难过得很。17日遇见张(文碧)、刘(春山)、粟(亚),更加心中难过起来了。现在又要写信给你们,可拿起笔来,就想起你们,不由我心中难过起来了。我们在一起工作,你们对我很多的帮助,一下子与你们分别,我就像掉了一只手一样,老同事,你们不会忘记我吧!……我没什么东西送给你们,只好送一点香烟给你们吸。我走了,再会吧!陶勇,18日早。”一连三个“难过”,道出了陶勇对南通、南通人民的依恋和热爱。南通人民也爱戴陶司令。1958年5月肖劲光、陈赓大将在陶勇陪同下,由新护卫舰昆明号专送南通访问,成千上万的老百姓第一次到人民海军的军舰上参观,肖司令站在狼山上,看到群众排着长龙上军舰参观,喜笑颜开,军民一家的情景,赞叹道:“陶勇在南通的威信真高啊!”

主编:王茂华
发布:蒋玉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