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24号战船上的王排长

点击:时间:2020-07-21
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原四安镇北边有块墓地,墓碑上8个金色大字为“王金文排长纪念碑”,右侧小字为“渡江第一船 第24号船”,左侧小字为“新四军第二十军历史研究会敬立”
王金文的英雄事迹,早在新中国初期,就出现在小学课本上。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上,有一篇题为《第24号船》的课文,讲的是渡江战役中,解放军某部的王排长带领战士们冲锋在前,在长江东线率先冲上对岸的事迹。24号船成了渡江第一船,王排长成了东线渡江第一人,事后他成为大众广知的英雄人物。
名声远扬的王排长,实际就是1944年从江苏南通县走出去的新四军老兵。王排长原是四安镇徐桥村的农民,他参军前的名字叫宣进锋。宣进锋怎么变成了王金文?原来,宣进锋当年参加新四军后,为了不让家人受连累迫害,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金文,现在军史记载和课本中出现的,都是在渡江战役中扬名的王金文的姓名。
  扬中渡江第一船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打响,王金文所在的东突击集团在奉命强渡长江。出发前,团长找王金文谈话,说:“今天晚上渡江,你所带领的船的任务是打突击。渡江是背水作战没有退路,有我无敌,你一定要率先打过长江去!”
当晚,天空黑沉沉的,正刮着西北风,在江边整装待发的木船早已一字排开,从泰兴县的西家桥开始渡江。时任排长的王金文带领一个24人的加强班,登上了24号船。这条船上,有3名船老大。
渡江的命令传来后,首批打突击的船迅速扯起了帆篷,向江南扑去,王金文所在的船冲在最前面。船过了江心,王金文就命令将船调成顺风线。于是船借着风力向东南方向快速前进。忽然,一颗信号弹照亮天空,南岸敌人发现了渡江船只,很快将密集的炮火打了过来,江面上激起高高的水柱。突然,一发炮弹击中了24号船、桅杆被打断了。桅杆倒在船上,船开始摇晃起来。王金文大吼一声,命令大家不准乱动。王金文很清醒,此时不能慌,如果一乱,船就有翻的可能。
王金文急忙指挥战士把断了的桅杆和炸坏的船篷扔进了长江,然后用木桨划着船继续前进。这时,不断有敌人的子弹击中24号船,为阻止船舱渗水,王金文就和战士们急忙从身上扯下棉絮用来堵漏洞。可是接着船舱又被炸了一个大窟窿,水一个劲地往上冒,王金文他们好不容易用一条棉被才堵住了窟窿。此时,船上陆续有人牺牲和负伤。3名船老大只剩下1人,战士也减员了一半。
突然,一颗子弹从王金文的腰际穿过,幸运的是只擦破了一点皮。那里,后来留下伤疤。王金文此时已经顾不得这些了,当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冲到对岸去!
不一会儿,最后一名船老大也不幸倒下了,无人掌舵的木船顿时船头乱颠。王金文就和4名战士一起跳进江水里,扶在船舷上,奋力推船前进。寒冷的江水,对他们来说并不怕,可怕的是将要到达南岸时,船遇到了旋涡,猛地打起了转。王金文和战士们使出全身力气,才使船冲出旋涡。
天亮之前,当船离岸只有二三+米时,王金文下令弃船涉水,剩下的战士们在王排长带领下蹚水向南岸冲去,终于登上了岸,消灭了碉堡里的敌人。
后来开庆功会前,认定王金文所指挥的船为东线渡江靠岸的第一船。
  百战身残志如钢
在10年军旅生涯中,王金文参加了许多著名的战役和战斗,如鲁南战役、孟良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他身上留下的那些伤疤,每个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解放战争中,王金文所在部队奉命解放山东兖州城。在攻城战斗中,王金文和往常一样冲在前边。战友把爬城墙的梯子架好后,王金文就奋不顾身地往上爬。突然他觉得左手麻了一下,因战情紧迫,他来不及分神察看。等战斗结束后,他才发现左手食指没有了,他的食指永远留在山东战场上。
1950年年底的抗美援朝二次战役是一场恶战。王金文时任连长,他们守在192高地上。山顶上气温零下二三十度,战士们只穿着几层单衣,脚都冻肿了,袜子和鞋子粘在了一起,脱都脱不下来。战士们把头缩在衣领里,呵出来的热气一会儿就在胸前结成了冰。
最困难是后方的补给跟不上。他们连队与美军打了7天7 夜后,伙夫才冒着枪林弹雨匍匐来到高地,背来了一袋土豆,每个战士只能分到3个。可这救命的土豆冻得硬邦邦,啃都啃不动,当时战场面临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在这次战斗中,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了王金文的胳膊,当时药品紧缺,在没用麻药的情况下,军医为他取出子弹头。有个刚刚入伍不久的新战士看到后有些害怕,问王志文打进去时疼不疼,王金文幽默地说:“一点不疼,要不是我用胳膊把子弹头夹住了,它早就穿过去打别人了。”
这次战役,王金文率全连122 名官兵浴血奋战,最后只剩下不到30 人。
后来,每逢刮风下雨,战场上留下的旧伤会使宣进锋老人浑身酸痛;一到冬天,他的手肿得像馒头一样,而且一沾水就疼得钻心,可他总是以达观的态度对待这一切。
居功不傲实忠良    
1954年,中央发出军队团以下干部回乡支援地方建设的号召,时任营部参谋的王金文响应号召复员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普通农民。乡亲们见他10年没家,还这样好好活着回来,都非常高兴。而且,乡亲们仍习惯叫他原来的名字宣进锋,王金文便成了他在部队期间的专用名。
复员后的第二年,35岁的宣进锋结了婚,在所生的4男1女中,他先后把老大和老三送去参军。他当过生产队长和村委会主任,周边的学校经常请他去讲革命传统故事,讲打仗的经历。附近乡村的人都知道,以前小学课本上的王排长就是他,曾在部队立过多次战功,获得的奖章、勋章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了。
“文革”期间,有人诬蔑宣进锋是叛徒、特务、逃兵。宣进锋说:“我是革命者,渡江第一船上那个王排长就是我”
造反派要他交出证据来,他却无法提供,原来宣进锋回乡四五年后,他以前所在的部队要搞一个陈列室,要他提供所获荣誉等有关资料,他就把自己所获的奖章、勋章和纪念品全交给了部队。因此,老人除了满身的伤疤和少了一根食指外,却拿不出任何证据。后来,公社专门派人到部队调查过。调查的人回来后,造反派闷声不响了,自此,就再也不提批斗他了。
宣进峰的英雄事迹在地方上进一步传开了。人们夸他战功显赫,夸他居功不傲,更夸他朴实忠良,老人一生豁达乐观,热心助人,在乡邻中有很好的口碑,到2011年去世,享年90岁。

供稿:陆子森
主编:王茂华
编辑:蒋玉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