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理论研究
“战役指挥交粟负责”一个不同寻常实则非常之
点击:时间:2019-01-03
“战役指挥交粟负责”一个不同寻常实则非常之英明的组织决定
众观古今中外战争史,谁是一军主帅,谁就理所当然且当仁不让地发号施令、主宰战役指挥权。然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信实践出真知,敢于探索、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勤于实践,坚持重人才、重品德、重水平、重能力、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不拘一格、量才使用的原则,统揽全局、高瞻远瞩、放手大胆使用人才。“战役指挥交粟负责”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令古今中外战争史上非常之罕见的特例——在司令员在位的情况下,赋予副司令员以战役“机断专行”的指挥权。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阐述:这是一个不同寻常实则非常之英明的组织决定。
一、中共中央是在何种情况下作出这一英明之决定的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统治集团自恃在军事力量上占据的绝对优势,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美国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完成了悍然发动全面內战的准备工作,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自此,中国历史上一场空前规模的大内战爆发了,炎黄子孙再次被推向战乱的深渊。我解放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抗击,以革命的自卫战争反对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革命战争,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帷幕。
山东、华中解放区是国民党军进攻的主要方向之一。在这个战场
上,蒋介石集中了进攻解放区总兵力的1/3,即62个旅(师),约60万人的正规军,企图首先侵占华中解放区,消灭华中野战军主力或迫使其北撤山东,然后寻机在山东决战,占领整个华东解放区。为实现这一战略企图,国民党军以31个旅(师)组成三个集团,采取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步压缩的方针,分三路向苏中、淮南、淮北解放区进击,以达到合击华中解放区首府淮阴的目的。以21个旅(师)进攻山东解放区的胶济路和台(儿庄)枣(庄)路,以牵制山东野战军和山东军区部队。另以10个旅(师)担任机动、守备任务。蒋介石对他发动的这场战争十分乐观,对他的战略决策颇为得意。他踌躇满志地说:“我们有空军、海军,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种兵”,“一定能速战速决”。他甚至得意忘形地狂言:“3个星期足以收复苏北,再3个星期结束苏皖会战”。
在中国革命转折的紧要关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洞察世界风云变幻,清醒地正确地估计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坚定地认为:蒋介石的进攻不但必须打败,而且一定能够打败。1946年7月20日,毛泽东在起草的中共中央指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中指出:“只有在自卫战争中彻底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之后,中国人民才能恢复和平。” 为战胜国民党反动派,毛泽东根据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这一根本战略思想和策略思想,制定了一系列总的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指出:真正强大的不是美蒋反动派,而是觉醒了的中国人民;为全党全军确立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毛泽东还从善如流欣然采纳了粟裕提出的华中主力先在苏中内线歼敌的建议:“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 从而形成了解放战争初期全军先在内线歼敌的战略方针。
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统一领导山东、华中两大战略区的党政军工作)遵照“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 的指示,确定了作战部署: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鲁中军区第4、第9师及警备第1旅,胶东军区第5、第6师及警备第3旅,渤海军区第7师、警备第7旅,在胶济路东、西段分别迎击进犯之敌。鲁南军区武装迎击进犯台儿庄、枣庄之敌。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率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及第7、第8师共约4万人,进入淮北津浦路东地区,并指挥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迎击由津浦路徐蚌段向东进犯之敌,尔后伺机向津浦路徐蚌段出击。新组建的第2师指挥第5、第6旅和独立旅,保卫淮南津浦路东解放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委谭震林率华中野战军第1、第6师,第7、第10纵队主力3万余人,首先在苏中机动歼敌,尔后进入淮南,突击津浦路蚌浦段。
自国民党军向山东、华中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以来,我山东、华中解放区军民,积极展开自卫防御作战,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虽然暂时失去了一些地方和城市,但却歼灭了国民党军有生力量10万余人计12个整旅。歼敌总数占全国各解放区的1/2。
华中野战军撤出两淮之后,华中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南北两线国民党军队对华中形成半包围态势,苏中已成为敌后,局势日趋严峻,主战场已由解放区前部转入纵深地区;另一方面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逐步靠拢,在淮海地区会师,有必要也有可能从战略上配合作战转变为战役上协同作战。面对这种形势,如何迅速改变战局,夺取战争的主动权,成为当时战略决策的中心问题。
粟裕认为:两大野战军会师,为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创造了必要条件。随着战争向解放区纵深发展,战线逐步缩短,敌我双方兵力更加集中,战役的规模越来越大,争取主动、改变战局的关键,在于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只有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打破敌人的战略围攻,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使战局朝着有利于我军的方向发展。基于此,9月20日,即撤出淮阴的第二天,粟裕就和中共华中分局的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等一起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提出了两个野战军集中行动以改变战局的建议。
陈毅于9月21日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并邓子恢、张鼎丞、粟裕、谭震林,“同意华中分局哿(20日)夜建议,山野、华野集中由淮海区向西行动的办法,并主张两个野指合成一个” 。
9月22日、23日,中共中央军委先后发出由毛泽东起草的两份电报,同意集中两个野战军“统一指挥,向淮海行动,打开战局”; 并指示“山野、华野两军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亦应合一。提议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如同意请即公布(对内)执行”。10月15日,毛泽东深思熟虑后代表中共中央军委复电:“为执行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二、中共中央为何要作出这一英明之决定
中共中央为何要作出这一不同寻常的组织决定呢?
首先,缘于粟裕将军长期非凡的战斗功绩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时任红军连长的粟裕,灵活运用毛泽东、朱德讲授的战法,在七溪岭崭露头角打了一个漂亮仗,当时敌人已抢先占领了七溪岭制高点,粟裕率领全连指战员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抓住时机、出其不意地突破敌人防御阵地,迅速冲上了制高点;回头发现紧随他冲上来的只有9个人,他当机立断把9个人分成两组,6人控制制高点,接应后续部队,自带3名战士越过山顶,猛追逃敌,翻过山坳,发现有百余名敌人猬集在一起,他立即冲上去,大声吼道:“放下枪,你们被俘虏了!”机灵的司号员在山顶吹起了冲锋号,旗手又不停地挥动手中的红旗;敌人一时懵了,不知道红军上来了多少人马,吓得乖乖地缴枪投降;粟裕命令俘虏把枪机卸下,背着枪下山,敌人完全被粟裕和红军战士的大无畏气概镇住了,4人押了上百名俘虏,竟没有一个俘虏乱说乱动;粟裕无畏的勇气、超人的胆识和精彩的指挥才能,迅速在红军中传开,被誉为“青年战术家” 。担任红军师长后参加反“围剿”屡建奇功 ,活捉敌师长张辉瓒。出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以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在怀玉山带领先头部队机智果敢地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为党和红军保存了一支拥有800人之多的久经考验的骨干力量。率领红军挺进师500多人,奉命孤军插入蒋介石的老巢、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浙江,面对蒋介石40多个团的反复“围剿” ,始终作为红军在南方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坚如磐石地坚守在浙南这片被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阵地上,充分显示了粟裕坚忍不拔的坚强信念、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和从实际出发灵活应变的军事指挥才能。
抗日战争时期,率新四军先遣支队再次受命先遣抗日,韦岗伏击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来嘉奖电:“叶军长: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小丹阳反“扫荡” ,奇袭官陡门,日军惊呼:“新四军是个神”; 国民党第三战区部队非常敬佩粟裕高超的游击战组织指挥艺术,专门派人请其去传授游击战的经验,一名川军师长感慨地说:“粟司令,从前我对你们共产党的军队是有点瞧不起的。可是今天听了你的报告,我才知道你们的水平太高了。共产党里有你这样的人,难怪立于不败之地!”;上海《申报》记者经过“实际的观察与考查” ,得出了一个结论:“粟司令不是一个平凡的军人” ,他不但“运筹帷幄之中” ,而且“决胜千里之外” 。黄桥决战,坐镇黄桥指挥,以5000人劣势迎击韩顽30000多兵的进攻,排兵布阵奇中见奇,一举解决苏北问题;中共中央书记处评价黄桥决战胜利:“苏北大部分为我占领并联成一片,此为华中最大一块根据地,对全国有绝大意义。”在与日伪统治中心南京、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对峙,创建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与开辟海上根据地,(当时的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包括在长江以南,京沪路北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部分地区,为苏中第五、六地委)且在日伪多年屡次“清剿”、“ 扫荡”、“ 清乡” ,国民党顽固派不断挑衅、摩擦、破坏等极其艰难、复杂、恶劣、凶险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和巩固,使之成为打不倒、摧不挎的铜墙铁壁;难怪国外一些研究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历史的专家学者不能理解,惊呼粟裕太奇妙了,是名副其实的“战神”、“ 天神” 。粟裕七争三仓、五夺丰利 、战车桥、击南坎、攻高邮、克邵伯,虎距苏中,迎四面之敌,牵制日军3个师团的大部,先后抗击日军达到6个不同的师团,就连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对手;据不完全统计,单就粟裕领导的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对日伪军作战6000多次,攻克据点500多个,毙伤俘日伪军6.6万余人,占华中歼敌总数的1/3强;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高度评价:“我一师几年来工作是获得了最大的成绩,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 粟裕自告奋勇率部第三次先遣,跨江南下,进军苏浙皖,因时而变、因地而变、因敌而变、因情措法,敏锐周密、能动示形、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灵活机智,取得天目山三次反顽大捷;粟裕通过天目山战役的胜利实践,提早实现了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战略转变,为后来蒋介石全面大打时做了思想上和战略战术上的准备;中共中央给予高度评价“粟裕同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
解放战争初期,针对中共中央制定的外线出击的战略方针,粟裕提出战争初期内线歼敌的建议;并充分运用苏中根据地的优势,面对四倍于我的蒋军,与敌展开了一场谋略竞赛。从7月13日至8月31日止,以3万多人对付蒋军12万余人,连续七战七捷,首创一个战役歼敌5.3万余人的记录,歼敌总数为华中野战军参战兵力总数的1.76倍,粉碎了蒋介石3个星期足以收复苏北的美梦,打出了人民解放军的神威,创造了战争史的奇迹。此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继续调整原定的外线作战的战略方针,确定所有解放军在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一阶段均以内线作战为主。
其二,缘于当时战略出击方向和指挥体制的分歧
9月11日,中共中央军委连发两电给陈毅、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第一电指示:“粟谭率主力即开两淮机动位置,到达后如北面南下之敌已歼灭,则在两准休整待机,或配合二、七、八师全力打开淮海局面,或向南攻取扬泰线,或向淮南路东歼敌。”第二电电指示:“敌六个旅南下,两淮危急,粟率苏中主力(一、六师)立即开两淮,准备配合陈宋主力彻底歼灭该敌。但陈、宋现应独立作战,务于粟、谭到达前歼灭南下之敌一个至两个旅,顿挫敌之前进,争取时间,以待苏中主力到达,协力歼敌全部。”
同日,陈毅于午时(11-13时)、酉时(17-19时)连发两电给中共中央军委并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称与张鼎丞、邓子恢商谈:“山野决心在泗阳、淮阴间歼敌,以保护两淮,以改变战局。部队明晚即可部署就绪。分批歼敌两旅到三旅是有把握的。”但至9月19日3时半,陈毅致电华中军区“无兵去两淮”止,山东野战军既未能达到歼敌的预期目的,又无兵增援;而华中野战军主力受大雨、船少影响,北上增援不及。
为了避免有利于敌而不利于我的决战,粟裕与谭震林联名于9月19日申时(15-17时)发出致陈毅、宋时轮并中共中央军委电,报告:“今晨突入淮阴之敌已达一个团以上,其后续部队正继续跟进。我军经一周激战,已十分疲劳,且主力尚未赶到,故决定撤离淮阴。”9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致陈毅、粟裕、谭震林并告张鼎丞、邓子恢电,指示:“我放弃淮阴后,各部主力撤至距敌较远地区休整,以一部扰击敌人,待一、六师到达之后,待敌分散有机可乘之时,各个歼灭敌人。依苏中经验,敌分散占领我区利于我各个歼敌,人民亦可从战争中获得锻炼,惟军事工业须迁往安全地点。”
粟裕接到中共中央军委9月23日“山野、华野两军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亦应合一” 的电示,立即率华中野战军主力由阜宁益林北移涟水以东地区,并指示华中野战军司令部赶印淮海地区的地图,准备执行两军会合后在淮海作战的任务。
两军会合以后,第一仗怎样打才有取胜把握和有利于转变战局?在中共中央军委和陈毅、粟裕之间展开了反复的讨论。
9月25日,陈毅致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张云逸、黎玉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电,提出两个野战军会合后的作战部署:力求陇海东段及淮海区之巩固,待主力集结后再行出击桂顽。
9月26日,“山野” 连发三电给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认为首先在运河以东打一二个胜仗才能打开局面,要华中野战军主力迅速北移至涟水陈师庵一带,集中21个团歼击桂系国民党军。同日,粟裕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联名发出致“山野”电,建议:“目前第一仗以打蒋军为宜”;“ 华野各部两个月之战斗未经休整,在目前不宜进行激烈之恶战;山野各部亦应先求小胜为宜”;“ 集中华野及二纵一部歼灭进犯涟水之七十四师,尔后再依据情况变化转移兵力歼灭桂军与六十九师,或乘胜攻取两淮” 。
同日亥时,中共中央军委发电报给粟裕、谭震林:“山野、华野会合后,第一仗必须打胜。你们对于当前战役意见如何?两军何时可在何地会合?你们两人是否应当早日去陈处共同计划一切?”9月27日午时,粟裕与谭震林联名复电,报告华中野战军已与山东野战军在涟水地区会合,拟于明后日与陈毅会合。“我们意见:两军会合,初战必须获全胜。华野全部经两月余之战斗,未得休整之前,不宜与桂顽进行恶战。山野部队亦应以先打较弱之敌,以提高士气为宜。如我主力与桂顽决战于沭(阳)涟(水)中间地区,则沭涟两城有被七十四师及六十九师攻占可能。因此,我们曾建议以山野一部守沭阳,使一部钳制桂顽,而集全力解决由两淮进攻涟水之敌七十四师(可能有二十八师之一部分配合),而后再依战况发展集全力歼灭六十九师或桂顽。如获全胜,也可乘胜收复两淮” 。
9月28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陈毅:“两军会合第一仗必须打胜。我们意见:(一)不要打桂系,先打中央系;(二)不要分兵打两个敌人,必须集中打一个敌人。你们部署如何,盼告。”同日午时,陈毅、张鼎丞、粟裕、谭震林复电报告:“陈已来华野,即以华野为统一指挥机关”;“ 我们集中二纵及华野全力,在沭阳、涟水之间集结,布置出击或去运东作战” 。
粟裕认真缜密分析华东战区敌我态势及其发展趋势: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下的12个整编师29个旅,其中12个旅集中于淮海地区;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后总兵力将达到10万人以上。他认为:我军必须在1946年冬到1947年春歼敌20个旅20万人,才能根本改变华东战局。只要在指挥上不犯错误,是可以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淮海地区的作战是有决定意义的作战。“淮北战斗之胜败,不但关系华中及山东之安稳,而且对全局都有重要之作用。如果我在淮北把敌人打下去,逼蒋无法分向其他方向增援,这对山东、热河、东北、山西都是一个直接的援助” 。9月30日,粟裕和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曾山联名将上述分析和估计报告中共中央和华东局。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陈毅、粟裕、谭震林并告刘伯承、邓小平:“你们须力争于三个月內外歼灭薛岳七至十个旅,刘邓则担任歼灭五军及十一师。总之,今后一时期內,主要打击薛岳,转换战局。”
中共中央军委和粟裕的电报同时发出,不谋而合,对华东战局、主要打击对象和作战任务的分析判断几乎完全一致。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陈毅与华中分局诸同志一起,商定了作战部署以及山野、华野合并后的指挥体制。10月1日,陈毅致中共中央并张云逸、黎玉、舒同、陈士榘、袁仲贤电,通报与华中分局商定的作战部署。电报说:集中山野、华野主力于宿迁、沭阳之间,如敌东进即歼敌于运河东岸,敌如不进即西渡运河收复淮北。“此部署是着重集中主力出击,并确保和坚持华中地区为严重战争任务”;“ 两次到分局会谈,他们战争方针很正确。但我至淮北,战局顾虑太多,决心不够,未能发挥山野力量,有负党与人民的付托。今后集结张、邓、粟在一起,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定可改变局面。”陈毅敢于、勇于且善于开展自我批评,其精神可亲可敬、可圈可点,尤其是大公无私地主动向中共中央提出“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定可改变局面” ,实令人肃然起敬,赞叹不已!
中共中央于10月1日,电复陈毅并告张鼎丞、邓子恢、粟裕,指出:“部署甚好,望坚决执行。”;“希望你们在淮海方面打几个好胜仗”;“ 目前你处与刘邓之任务县集中全力歼灭薛岳十个旅左右,即能转换战局”。
其三,缘于敌情变化之后的处置不同,促使中央的组织决定更加明确
国民党军队得知华中野战军主力北移,并且得知山野、华野主力有进攻宿迁,截断其后路的企图,便采取避实就虚的策略。一面由两淮东犯涟水,威胁华野后方;一面由鲁南进占峄县、枣庄,威胁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
面对上述敌情的变化,粟裕与张鼎丞、邓子恢于10月7日连发3电给陈毅,建议首先歼灭由两淮东犯涟水之敌,同时积极准备执行淮北作战任务。说明调整作战部署的理由:必须彻底歼灭会攻涟水的敌人,才能保障苏中坚持之后路有所依托;“否则苏中全失,于华中固不利,于山东及整个大百亦不利” 。建议陈、粟会合在一起,山野与华野指挥机关合并,“盼军长即来此间统一指挥” ;“我们始终认为,统一指挥是今后取胜的基本条件”;“ 如果山野、华野名合实离,陈、粟仍分开,不仅影响指挥统一,对财粮供应我们亦无法解决,对下面影响也不会好,有许多问题只靠电台来往亦不便解决” 。
陈毅于10月7日、8日电复张鼎丞、邓子恢、粟裕,同意华中野战军南移作战计划,“目前趋势是分布南北作战,你们南下负责打南面,我在北面照顾”; 说鲁南之敌已于7日开始北攻,“如鲁南紧张,则应考虑山野回固根本”;“ 我便不能南来你处,只好分任南北” 。
10月9日,陈毅致中共中央、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张云逸、黎玉、舒同电:“我意山野必须迅速回鲁,华野应迅速北上或派队巩固淮海区”;“ 或竟不顾淮海糜烂,让山野北上打仗之后再南下” 。
华中分局张鼎丞、邓子恢、曾山接到陈毅10月9日电报,当日就致电中共中央,认为“山野、华野分开行动,对将来战局无法改变,对全国战局亦有害处”; 因此“坚决反对陈这种布置” 。第二天,他们又发电报给涟水前线的粟裕、谭震林并报中共中央,说他们均不同意山野主力回鲁,即日赴陈毅军长处商谈。
10月10日,中共中央军委复陈毅并告粟裕、谭震林电,指示:“山野以适当兵力回鲁南,配合叶飞歼敌,这是必要的。但山野全部回鲁南,则与华野平分兵力,于目前形势下作战不利” 。
这时敌情又发生了变化,两淮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得知华野主力南下,立即停止向涟水进攻,而集结于两淮附近。粟裕与谭震林决定,停止对两淮东进之敌作战,华野主力转兵北上。粟裕、谭震林于10月10日将上述决定报告华中分局。10月11日酉时,粟裕发出致中共中央并陈毅、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电,建议集中山野、华野主力沿陇海路西进,威胁徐州,直逼津浦,迫使鲁南、淮海之敌回援。他说:“目前鲁南局势骤紧,此对华中之坚持亦有极大影响。鲁南不保,华中将难于坚持。但华中如不能坚持,则将使我大军局促于鲁中地区更为不利,造成山东莫大困难。为欲挽救此种危局,非集中山野、华野全力以赴不可,为此必须抛开次要,求其主要” 。粟裕还特别说明,这个方案完全从全局利益出发,“对鲁南极有利,唯华中要吃亏,特别是后方冬衣有损失可能” 。
10月12日辰时,陈毅致中共中央军委并告粟裕、谭震林电,说与张鼎丞、邓子恢、曾山商谈,今后实行统一指挥集中行动,执行中央提出的歼灭薛岳十个旅计划。“惟在鲁南或在淮北作战各有利弊,请中央指示” 。
10月13日未时,中共中央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意见,电示陈毅、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各电均悉。你们仍照过去决定集中山野、华野全军(包括八师)在淮海地区打几个大仗,开展局面,对淮海本身,对鲁南,对苏中,对配合刘邓均好,对将来出大别山转入外线作战(几个月之后)亦有利。在此方针下,八师暂时不回鲁南。”
陈毅接到中共中央指示后,提出了山野、华野全军入鲁的主张,并于10月13日亥时发电报给中共中央:“目前行动以迅速出击鲁南为宜。在淮北,敌有准备,工事坚固,敌火下渡河有困难,战场不好。在鲁南,战场好,供应便利,易求运动战,可避开桂系。山野、华野同去,胜利有把握。”
对于这场因敌情的变化引发的争论,中共中央采取了极为慎重的态度。10月14日8-9时,1个小时之內,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连续起草两份电报:一份发给陈毅:“现在因感渡运(河)向西作战困难,而主张全军入鲁,假如入鲁后仍感作战困难,打不好仗,而苏北各城尽失,那时结果将如何?且渡运作战是你自己曾经同意之方案。此次你与张、邓、曾会商,亦以渡运作战列为方案之一。何以元亥电又不相同?如按元亥电实行,你与张、邓、粟、谭诸同志间关系是否将生影响?请对各方利害分析再告。”一份发给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陈军长元亥电仍主张山野、华野全军去鲁南,你们意见如何?速告。你们觉得全军去鲁南歼敌把握如何?如确有歼敌把握,自以去鲁南打较在淮海打为有利。因鲁南敌歼灭后,即可出陇海、淮泗,对华中局面并非不利。问题是歼敌究以在何地为宜。”
粟裕接到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后,认真分析在淮海作战和在鲁南作战的利弊得失。他认为:从战略防御阶段的作战要求来看,把鲁南作为诱敌深入的底线固然比淮海好。但是,从战局发展趋势来看,也存在四个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第一,蒋介石军队当前的进攻重点在华中,如果我全军即刻入鲁,敌人的进攻重点也将由华中转入山东,华中将过早地丧失,对于我长期作战不利。第二,两淮失守后,敌人已对我军形成半包围态势,如果不在淮海地区打一个大规模的歼灭战,下一步作战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第三,我军撤出两淮,在群众中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波动,如果不打一个胜仗就全军入鲁,对民心、军心不利。第四,为在苏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也需要主力部队再打一个胜仗。因此,在全军入鲁以前,应当在淮海地区打一个好仗。
10月15日子时,陈毅与张鼎丞、邓子恢、曾山将经过反复商讨取得的一致意见报告中共中央。决定暂缓去鲁南,而首先在淮海地区打几个好仗。中共中央当天复电并告粟裕、谭震林:“决心在淮海打仗,甚慰。南京息,蒋方计划,引我去山东,我久不去,乃决心与我在淮北决战。此种情况于我有利。望你们集中山野、华野全力(决不可分散)歼灭东进之敌,然后全军西渡收复运西,于二至三个月内务歼薛岳七至十个旅,就一定能转变局势,收复两淮,并准备将来向中原出动。为执行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从此以后,粟裕就担负起合并后的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以及后来正式组成的华东野战军的战役指挥重任。
供稿:何苏平 编辑:蒋玉武
众观古今中外战争史,谁是一军主帅,谁就理所当然且当仁不让地发号施令、主宰战役指挥权。然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信实践出真知,敢于探索、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勤于实践,坚持重人才、重品德、重水平、重能力、重实效的原则,坚持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不拘一格、量才使用的原则,统揽全局、高瞻远瞩、放手大胆使用人才。“战役指挥交粟负责”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令古今中外战争史上非常之罕见的特例——在司令员在位的情况下,赋予副司令员以战役“机断专行”的指挥权。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阐述:这是一个不同寻常实则非常之英明的组织决定。
一、中共中央是在何种情况下作出这一英明之决定的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统治集团自恃在军事力量上占据的绝对优势,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美国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完成了悍然发动全面內战的准备工作,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自此,中国历史上一场空前规模的大内战爆发了,炎黄子孙再次被推向战乱的深渊。我解放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抗击,以革命的自卫战争反对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革命战争,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帷幕。
山东、华中解放区是国民党军进攻的主要方向之一。在这个战场
上,蒋介石集中了进攻解放区总兵力的1/3,即62个旅(师),约60万人的正规军,企图首先侵占华中解放区,消灭华中野战军主力或迫使其北撤山东,然后寻机在山东决战,占领整个华东解放区。为实现这一战略企图,国民党军以31个旅(师)组成三个集团,采取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步压缩的方针,分三路向苏中、淮南、淮北解放区进击,以达到合击华中解放区首府淮阴的目的。以21个旅(师)进攻山东解放区的胶济路和台(儿庄)枣(庄)路,以牵制山东野战军和山东军区部队。另以10个旅(师)担任机动、守备任务。蒋介石对他发动的这场战争十分乐观,对他的战略决策颇为得意。他踌躇满志地说:“我们有空军、海军,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种兵”,“一定能速战速决”。他甚至得意忘形地狂言:“3个星期足以收复苏北,再3个星期结束苏皖会战”。
在中国革命转折的紧要关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洞察世界风云变幻,清醒地正确地估计了国际国内的形势,坚定地认为:蒋介石的进攻不但必须打败,而且一定能够打败。1946年7月20日,毛泽东在起草的中共中央指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中指出:“只有在自卫战争中彻底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之后,中国人民才能恢复和平。” 为战胜国民党反动派,毛泽东根据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这一根本战略思想和策略思想,制定了一系列总的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指出:真正强大的不是美蒋反动派,而是觉醒了的中国人民;为全党全军确立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毛泽东还从善如流欣然采纳了粟裕提出的华中主力先在苏中内线歼敌的建议:“我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先打几个胜仗,看出敌人弱点”。 从而形成了解放战争初期全军先在内线歼敌的战略方针。
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统一领导山东、华中两大战略区的党政军工作)遵照“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 的指示,确定了作战部署: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鲁中军区第4、第9师及警备第1旅,胶东军区第5、第6师及警备第3旅,渤海军区第7师、警备第7旅,在胶济路东、西段分别迎击进犯之敌。鲁南军区武装迎击进犯台儿庄、枣庄之敌。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率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及第7、第8师共约4万人,进入淮北津浦路东地区,并指挥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迎击由津浦路徐蚌段向东进犯之敌,尔后伺机向津浦路徐蚌段出击。新组建的第2师指挥第5、第6旅和独立旅,保卫淮南津浦路东解放区。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委谭震林率华中野战军第1、第6师,第7、第10纵队主力3万余人,首先在苏中机动歼敌,尔后进入淮南,突击津浦路蚌浦段。
自国民党军向山东、华中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以来,我山东、华中解放区军民,积极展开自卫防御作战,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虽然暂时失去了一些地方和城市,但却歼灭了国民党军有生力量10万余人计12个整旅。歼敌总数占全国各解放区的1/2。
华中野战军撤出两淮之后,华中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南北两线国民党军队对华中形成半包围态势,苏中已成为敌后,局势日趋严峻,主战场已由解放区前部转入纵深地区;另一方面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逐步靠拢,在淮海地区会师,有必要也有可能从战略上配合作战转变为战役上协同作战。面对这种形势,如何迅速改变战局,夺取战争的主动权,成为当时战略决策的中心问题。
粟裕认为:两大野战军会师,为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创造了必要条件。随着战争向解放区纵深发展,战线逐步缩短,敌我双方兵力更加集中,战役的规模越来越大,争取主动、改变战局的关键,在于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只有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打破敌人的战略围攻,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使战局朝着有利于我军的方向发展。基于此,9月20日,即撤出淮阴的第二天,粟裕就和中共华中分局的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等一起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提出了两个野战军集中行动以改变战局的建议。
陈毅于9月21日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并邓子恢、张鼎丞、粟裕、谭震林,“同意华中分局哿(20日)夜建议,山野、华野集中由淮海区向西行动的办法,并主张两个野指合成一个” 。
9月22日、23日,中共中央军委先后发出由毛泽东起草的两份电报,同意集中两个野战军“统一指挥,向淮海行动,打开战局”; 并指示“山野、华野两军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亦应合一。提议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如同意请即公布(对内)执行”。10月15日,毛泽东深思熟虑后代表中共中央军委复电:“为执行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二、中共中央为何要作出这一英明之决定
中共中央为何要作出这一不同寻常的组织决定呢?
首先,缘于粟裕将军长期非凡的战斗功绩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时任红军连长的粟裕,灵活运用毛泽东、朱德讲授的战法,在七溪岭崭露头角打了一个漂亮仗,当时敌人已抢先占领了七溪岭制高点,粟裕率领全连指战员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抓住时机、出其不意地突破敌人防御阵地,迅速冲上了制高点;回头发现紧随他冲上来的只有9个人,他当机立断把9个人分成两组,6人控制制高点,接应后续部队,自带3名战士越过山顶,猛追逃敌,翻过山坳,发现有百余名敌人猬集在一起,他立即冲上去,大声吼道:“放下枪,你们被俘虏了!”机灵的司号员在山顶吹起了冲锋号,旗手又不停地挥动手中的红旗;敌人一时懵了,不知道红军上来了多少人马,吓得乖乖地缴枪投降;粟裕命令俘虏把枪机卸下,背着枪下山,敌人完全被粟裕和红军战士的大无畏气概镇住了,4人押了上百名俘虏,竟没有一个俘虏乱说乱动;粟裕无畏的勇气、超人的胆识和精彩的指挥才能,迅速在红军中传开,被誉为“青年战术家” 。担任红军师长后参加反“围剿”屡建奇功 ,活捉敌师长张辉瓒。出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以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在怀玉山带领先头部队机智果敢地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为党和红军保存了一支拥有800人之多的久经考验的骨干力量。率领红军挺进师500多人,奉命孤军插入蒋介石的老巢、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浙江,面对蒋介石40多个团的反复“围剿” ,始终作为红军在南方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坚如磐石地坚守在浙南这片被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阵地上,充分显示了粟裕坚忍不拔的坚强信念、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和从实际出发灵活应变的军事指挥才能。
抗日战争时期,率新四军先遣支队再次受命先遣抗日,韦岗伏击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来嘉奖电:“叶军长: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小丹阳反“扫荡” ,奇袭官陡门,日军惊呼:“新四军是个神”; 国民党第三战区部队非常敬佩粟裕高超的游击战组织指挥艺术,专门派人请其去传授游击战的经验,一名川军师长感慨地说:“粟司令,从前我对你们共产党的军队是有点瞧不起的。可是今天听了你的报告,我才知道你们的水平太高了。共产党里有你这样的人,难怪立于不败之地!”;上海《申报》记者经过“实际的观察与考查” ,得出了一个结论:“粟司令不是一个平凡的军人” ,他不但“运筹帷幄之中” ,而且“决胜千里之外” 。黄桥决战,坐镇黄桥指挥,以5000人劣势迎击韩顽30000多兵的进攻,排兵布阵奇中见奇,一举解决苏北问题;中共中央书记处评价黄桥决战胜利:“苏北大部分为我占领并联成一片,此为华中最大一块根据地,对全国有绝大意义。”在与日伪统治中心南京、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对峙,创建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与开辟海上根据地,(当时的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包括在长江以南,京沪路北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部分地区,为苏中第五、六地委)且在日伪多年屡次“清剿”、“ 扫荡”、“ 清乡” ,国民党顽固派不断挑衅、摩擦、破坏等极其艰难、复杂、恶劣、凶险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和巩固,使之成为打不倒、摧不挎的铜墙铁壁;难怪国外一些研究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历史的专家学者不能理解,惊呼粟裕太奇妙了,是名副其实的“战神”、“ 天神” 。粟裕七争三仓、五夺丰利 、战车桥、击南坎、攻高邮、克邵伯,虎距苏中,迎四面之敌,牵制日军3个师团的大部,先后抗击日军达到6个不同的师团,就连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对手;据不完全统计,单就粟裕领导的苏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对日伪军作战6000多次,攻克据点500多个,毙伤俘日伪军6.6万余人,占华中歼敌总数的1/3强;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高度评价:“我一师几年来工作是获得了最大的成绩,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 粟裕自告奋勇率部第三次先遣,跨江南下,进军苏浙皖,因时而变、因地而变、因敌而变、因情措法,敏锐周密、能动示形、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灵活机智,取得天目山三次反顽大捷;粟裕通过天目山战役的胜利实践,提早实现了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战略转变,为后来蒋介石全面大打时做了思想上和战略战术上的准备;中共中央给予高度评价“粟裕同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
解放战争初期,针对中共中央制定的外线出击的战略方针,粟裕提出战争初期内线歼敌的建议;并充分运用苏中根据地的优势,面对四倍于我的蒋军,与敌展开了一场谋略竞赛。从7月13日至8月31日止,以3万多人对付蒋军12万余人,连续七战七捷,首创一个战役歼敌5.3万余人的记录,歼敌总数为华中野战军参战兵力总数的1.76倍,粉碎了蒋介石3个星期足以收复苏北的美梦,打出了人民解放军的神威,创造了战争史的奇迹。此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继续调整原定的外线作战的战略方针,确定所有解放军在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一阶段均以内线作战为主。
其二,缘于当时战略出击方向和指挥体制的分歧
9月11日,中共中央军委连发两电给陈毅、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第一电指示:“粟谭率主力即开两淮机动位置,到达后如北面南下之敌已歼灭,则在两准休整待机,或配合二、七、八师全力打开淮海局面,或向南攻取扬泰线,或向淮南路东歼敌。”第二电电指示:“敌六个旅南下,两淮危急,粟率苏中主力(一、六师)立即开两淮,准备配合陈宋主力彻底歼灭该敌。但陈、宋现应独立作战,务于粟、谭到达前歼灭南下之敌一个至两个旅,顿挫敌之前进,争取时间,以待苏中主力到达,协力歼敌全部。”
同日,陈毅于午时(11-13时)、酉时(17-19时)连发两电给中共中央军委并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称与张鼎丞、邓子恢商谈:“山野决心在泗阳、淮阴间歼敌,以保护两淮,以改变战局。部队明晚即可部署就绪。分批歼敌两旅到三旅是有把握的。”但至9月19日3时半,陈毅致电华中军区“无兵去两淮”止,山东野战军既未能达到歼敌的预期目的,又无兵增援;而华中野战军主力受大雨、船少影响,北上增援不及。
为了避免有利于敌而不利于我的决战,粟裕与谭震林联名于9月19日申时(15-17时)发出致陈毅、宋时轮并中共中央军委电,报告:“今晨突入淮阴之敌已达一个团以上,其后续部队正继续跟进。我军经一周激战,已十分疲劳,且主力尚未赶到,故决定撤离淮阴。”9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致陈毅、粟裕、谭震林并告张鼎丞、邓子恢电,指示:“我放弃淮阴后,各部主力撤至距敌较远地区休整,以一部扰击敌人,待一、六师到达之后,待敌分散有机可乘之时,各个歼灭敌人。依苏中经验,敌分散占领我区利于我各个歼敌,人民亦可从战争中获得锻炼,惟军事工业须迁往安全地点。”
粟裕接到中共中央军委9月23日“山野、华野两军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亦应合一” 的电示,立即率华中野战军主力由阜宁益林北移涟水以东地区,并指示华中野战军司令部赶印淮海地区的地图,准备执行两军会合后在淮海作战的任务。
两军会合以后,第一仗怎样打才有取胜把握和有利于转变战局?在中共中央军委和陈毅、粟裕之间展开了反复的讨论。
9月25日,陈毅致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张云逸、黎玉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电,提出两个野战军会合后的作战部署:力求陇海东段及淮海区之巩固,待主力集结后再行出击桂顽。
9月26日,“山野” 连发三电给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认为首先在运河以东打一二个胜仗才能打开局面,要华中野战军主力迅速北移至涟水陈师庵一带,集中21个团歼击桂系国民党军。同日,粟裕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联名发出致“山野”电,建议:“目前第一仗以打蒋军为宜”;“ 华野各部两个月之战斗未经休整,在目前不宜进行激烈之恶战;山野各部亦应先求小胜为宜”;“ 集中华野及二纵一部歼灭进犯涟水之七十四师,尔后再依据情况变化转移兵力歼灭桂军与六十九师,或乘胜攻取两淮” 。
同日亥时,中共中央军委发电报给粟裕、谭震林:“山野、华野会合后,第一仗必须打胜。你们对于当前战役意见如何?两军何时可在何地会合?你们两人是否应当早日去陈处共同计划一切?”9月27日午时,粟裕与谭震林联名复电,报告华中野战军已与山东野战军在涟水地区会合,拟于明后日与陈毅会合。“我们意见:两军会合,初战必须获全胜。华野全部经两月余之战斗,未得休整之前,不宜与桂顽进行恶战。山野部队亦应以先打较弱之敌,以提高士气为宜。如我主力与桂顽决战于沭(阳)涟(水)中间地区,则沭涟两城有被七十四师及六十九师攻占可能。因此,我们曾建议以山野一部守沭阳,使一部钳制桂顽,而集全力解决由两淮进攻涟水之敌七十四师(可能有二十八师之一部分配合),而后再依战况发展集全力歼灭六十九师或桂顽。如获全胜,也可乘胜收复两淮” 。
9月28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陈毅:“两军会合第一仗必须打胜。我们意见:(一)不要打桂系,先打中央系;(二)不要分兵打两个敌人,必须集中打一个敌人。你们部署如何,盼告。”同日午时,陈毅、张鼎丞、粟裕、谭震林复电报告:“陈已来华野,即以华野为统一指挥机关”;“ 我们集中二纵及华野全力,在沭阳、涟水之间集结,布置出击或去运东作战” 。
粟裕认真缜密分析华东战区敌我态势及其发展趋势: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下的12个整编师29个旅,其中12个旅集中于淮海地区;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后总兵力将达到10万人以上。他认为:我军必须在1946年冬到1947年春歼敌20个旅20万人,才能根本改变华东战局。只要在指挥上不犯错误,是可以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淮海地区的作战是有决定意义的作战。“淮北战斗之胜败,不但关系华中及山东之安稳,而且对全局都有重要之作用。如果我在淮北把敌人打下去,逼蒋无法分向其他方向增援,这对山东、热河、东北、山西都是一个直接的援助” 。9月30日,粟裕和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曾山联名将上述分析和估计报告中共中央和华东局。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电示陈毅、粟裕、谭震林并告刘伯承、邓小平:“你们须力争于三个月內外歼灭薛岳七至十个旅,刘邓则担任歼灭五军及十一师。总之,今后一时期內,主要打击薛岳,转换战局。”
中共中央军委和粟裕的电报同时发出,不谋而合,对华东战局、主要打击对象和作战任务的分析判断几乎完全一致。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陈毅与华中分局诸同志一起,商定了作战部署以及山野、华野合并后的指挥体制。10月1日,陈毅致中共中央并张云逸、黎玉、舒同、陈士榘、袁仲贤电,通报与华中分局商定的作战部署。电报说:集中山野、华野主力于宿迁、沭阳之间,如敌东进即歼敌于运河东岸,敌如不进即西渡运河收复淮北。“此部署是着重集中主力出击,并确保和坚持华中地区为严重战争任务”;“ 两次到分局会谈,他们战争方针很正确。但我至淮北,战局顾虑太多,决心不够,未能发挥山野力量,有负党与人民的付托。今后集结张、邓、粟在一起,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定可改变局面。”陈毅敢于、勇于且善于开展自我批评,其精神可亲可敬、可圈可点,尤其是大公无私地主动向中共中央提出“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定可改变局面” ,实令人肃然起敬,赞叹不已!
中共中央于10月1日,电复陈毅并告张鼎丞、邓子恢、粟裕,指出:“部署甚好,望坚决执行。”;“希望你们在淮海方面打几个好胜仗”;“ 目前你处与刘邓之任务县集中全力歼灭薛岳十个旅左右,即能转换战局”。
其三,缘于敌情变化之后的处置不同,促使中央的组织决定更加明确
国民党军队得知华中野战军主力北移,并且得知山野、华野主力有进攻宿迁,截断其后路的企图,便采取避实就虚的策略。一面由两淮东犯涟水,威胁华野后方;一面由鲁南进占峄县、枣庄,威胁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
面对上述敌情的变化,粟裕与张鼎丞、邓子恢于10月7日连发3电给陈毅,建议首先歼灭由两淮东犯涟水之敌,同时积极准备执行淮北作战任务。说明调整作战部署的理由:必须彻底歼灭会攻涟水的敌人,才能保障苏中坚持之后路有所依托;“否则苏中全失,于华中固不利,于山东及整个大百亦不利” 。建议陈、粟会合在一起,山野与华野指挥机关合并,“盼军长即来此间统一指挥” ;“我们始终认为,统一指挥是今后取胜的基本条件”;“ 如果山野、华野名合实离,陈、粟仍分开,不仅影响指挥统一,对财粮供应我们亦无法解决,对下面影响也不会好,有许多问题只靠电台来往亦不便解决” 。
陈毅于10月7日、8日电复张鼎丞、邓子恢、粟裕,同意华中野战军南移作战计划,“目前趋势是分布南北作战,你们南下负责打南面,我在北面照顾”; 说鲁南之敌已于7日开始北攻,“如鲁南紧张,则应考虑山野回固根本”;“ 我便不能南来你处,只好分任南北” 。
10月9日,陈毅致中共中央、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张云逸、黎玉、舒同电:“我意山野必须迅速回鲁,华野应迅速北上或派队巩固淮海区”;“ 或竟不顾淮海糜烂,让山野北上打仗之后再南下” 。
华中分局张鼎丞、邓子恢、曾山接到陈毅10月9日电报,当日就致电中共中央,认为“山野、华野分开行动,对将来战局无法改变,对全国战局亦有害处”; 因此“坚决反对陈这种布置” 。第二天,他们又发电报给涟水前线的粟裕、谭震林并报中共中央,说他们均不同意山野主力回鲁,即日赴陈毅军长处商谈。
10月10日,中共中央军委复陈毅并告粟裕、谭震林电,指示:“山野以适当兵力回鲁南,配合叶飞歼敌,这是必要的。但山野全部回鲁南,则与华野平分兵力,于目前形势下作战不利” 。
这时敌情又发生了变化,两淮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得知华野主力南下,立即停止向涟水进攻,而集结于两淮附近。粟裕与谭震林决定,停止对两淮东进之敌作战,华野主力转兵北上。粟裕、谭震林于10月10日将上述决定报告华中分局。10月11日酉时,粟裕发出致中共中央并陈毅、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电,建议集中山野、华野主力沿陇海路西进,威胁徐州,直逼津浦,迫使鲁南、淮海之敌回援。他说:“目前鲁南局势骤紧,此对华中之坚持亦有极大影响。鲁南不保,华中将难于坚持。但华中如不能坚持,则将使我大军局促于鲁中地区更为不利,造成山东莫大困难。为欲挽救此种危局,非集中山野、华野全力以赴不可,为此必须抛开次要,求其主要” 。粟裕还特别说明,这个方案完全从全局利益出发,“对鲁南极有利,唯华中要吃亏,特别是后方冬衣有损失可能” 。
10月12日辰时,陈毅致中共中央军委并告粟裕、谭震林电,说与张鼎丞、邓子恢、曾山商谈,今后实行统一指挥集中行动,执行中央提出的歼灭薛岳十个旅计划。“惟在鲁南或在淮北作战各有利弊,请中央指示” 。
10月13日未时,中共中央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意见,电示陈毅、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各电均悉。你们仍照过去决定集中山野、华野全军(包括八师)在淮海地区打几个大仗,开展局面,对淮海本身,对鲁南,对苏中,对配合刘邓均好,对将来出大别山转入外线作战(几个月之后)亦有利。在此方针下,八师暂时不回鲁南。”
陈毅接到中共中央指示后,提出了山野、华野全军入鲁的主张,并于10月13日亥时发电报给中共中央:“目前行动以迅速出击鲁南为宜。在淮北,敌有准备,工事坚固,敌火下渡河有困难,战场不好。在鲁南,战场好,供应便利,易求运动战,可避开桂系。山野、华野同去,胜利有把握。”
对于这场因敌情的变化引发的争论,中共中央采取了极为慎重的态度。10月14日8-9时,1个小时之內,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连续起草两份电报:一份发给陈毅:“现在因感渡运(河)向西作战困难,而主张全军入鲁,假如入鲁后仍感作战困难,打不好仗,而苏北各城尽失,那时结果将如何?且渡运作战是你自己曾经同意之方案。此次你与张、邓、曾会商,亦以渡运作战列为方案之一。何以元亥电又不相同?如按元亥电实行,你与张、邓、粟、谭诸同志间关系是否将生影响?请对各方利害分析再告。”一份发给张鼎丞、邓子恢、粟裕、谭震林:“陈军长元亥电仍主张山野、华野全军去鲁南,你们意见如何?速告。你们觉得全军去鲁南歼敌把握如何?如确有歼敌把握,自以去鲁南打较在淮海打为有利。因鲁南敌歼灭后,即可出陇海、淮泗,对华中局面并非不利。问题是歼敌究以在何地为宜。”
粟裕接到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后,认真分析在淮海作战和在鲁南作战的利弊得失。他认为:从战略防御阶段的作战要求来看,把鲁南作为诱敌深入的底线固然比淮海好。但是,从战局发展趋势来看,也存在四个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第一,蒋介石军队当前的进攻重点在华中,如果我全军即刻入鲁,敌人的进攻重点也将由华中转入山东,华中将过早地丧失,对于我长期作战不利。第二,两淮失守后,敌人已对我军形成半包围态势,如果不在淮海地区打一个大规模的歼灭战,下一步作战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第三,我军撤出两淮,在群众中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波动,如果不打一个胜仗就全军入鲁,对民心、军心不利。第四,为在苏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也需要主力部队再打一个胜仗。因此,在全军入鲁以前,应当在淮海地区打一个好仗。
10月15日子时,陈毅与张鼎丞、邓子恢、曾山将经过反复商讨取得的一致意见报告中共中央。决定暂缓去鲁南,而首先在淮海地区打几个好仗。中共中央当天复电并告粟裕、谭震林:“决心在淮海打仗,甚慰。南京息,蒋方计划,引我去山东,我久不去,乃决心与我在淮北决战。此种情况于我有利。望你们集中山野、华野全力(决不可分散)歼灭东进之敌,然后全军西渡收复运西,于二至三个月内务歼薛岳七至十个旅,就一定能转变局势,收复两淮,并准备将来向中原出动。为执行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从此以后,粟裕就担负起合并后的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以及后来正式组成的华东野战军的战役指挥重任。
供稿:何苏平 编辑:蒋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