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新四军第五师战斗在鄂豫

点击:时间:2024-11-12

新四军第五师战斗在鄂豫
  蒋玉武
 

鄂豫地区地处中原,战略地位重要,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这片土地,人民。
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为了开辟鄂豫地区的抗日战场,决定组建一支抗日武装力量。1941年皖南事变后,豫鄂挺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刘少卿任参谋长,任质斌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旅、特务旅和第一,第二、第三纵队及豫鄂边区保安司令部和随营学校,全师共1.5万余人。
一、第五师的发展壮大
1941年4月5日新四军第五师编成后,在鄂豫皖边区连续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建立了大悟山指挥中心。9月,以鄂东地方武装为主成立了第3游击纵队。10月,为对付国民党顽军的进攻,配合新四军第二、第七师进行自卫作战,第五师第42团和第41团、第14旅旅部先后挺进鄂皖边,创建了蕲(春)黄(梅)等根据地。11月,以第15旅、第13旅一部发起侏儒山战役,在汉川、汉阳、沔阳(今仙桃市)地区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此期间,第1、第2游击纵队各一部同第13旅和随营学校合并,一部改为地方武装;第3游击纵队与第14旅第40团合编为特务旅,广济县独立团改编为新的第40团。
1942年2月,第五师以随营学校为基础,创办了抗大第十分校。同年春夏之交,实行主力地方化,部队建制进行调整,建立第一,第二、第三军分区。5月,第14旅第41、第42团,分两批南渡长江,新辟了鄂南10个县的游击根据地,并向沿江湖区发展。7月,由于新四军军部与第五师通信联络困难,第五师改由中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8月,第五师以第14旅为基础成立江南兵团(又称鄂皖兵团),建立第四,第五军分区(稍后合并为第4军分区)。1943年3月下旬,第五师以第15旅和第三军分区部队挺进襄河以南和洞庭湖北岸河湖港汊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年底建成洪湖和桃花山抗日根据地。
1944年4月,第五师在黄陂县长轩岭取得了伏击日军的胜利。7月,以淮南支队5个连、信应独立第25团5个连和第38团第3营共1000余人北上,协同兄弟部队发展豫南、豫中地区的抗日斗争,至抗战胜利前夕,控制了南起信阳,北达叶县,东自正阳,西迄泌阳间1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在10多个县境内建立了民主政权和抗日武装。
1944年10月,成立鄂豫皖湘赣军区,第五师师部兼军区领导机关,下辖第13旅、河南挺进兵团和5个军分区。1945年2月,鄂豫皖湘赣军区为支援八路军南下支队挺进湘粤边,开辟五岭抗日根据地,以第五师第40、第41团渡过长江,会同南下支队创建湘鄂赣根据地,并成立了辖有第1、第2、第3、第4、第5支队,东、西军分区和湘北军分区的湘鄂赣军区。7月,南下支队主力继续南进,湘鄂赣军区撤销,于8月成立了鄂南军分区。8月中旬,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超地方性正规兵团的指示,以第五师主力组成野战纵队参加抗日全面反攻。10月中旬,第五师进行桐柏战役。10月下旬,与八路军南下支队、河南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水东第8团在桐柏县会师,组成中原军区。
二、第五师在鄂豫的战斗历程
(一)抗击日伪军
新四军第五师在鄂豫地区积极开展游击战争,不断袭击日伪军的据点、交通线,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夜袭孝感城、激战侏儒山等著名战斗,极大地鼓舞了鄂豫地区人民的抗日斗志。面对日军的大规模 “扫荡” 和 “清乡”,新四军第五师采取灵活的战术,与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成功地保卫了根据地。
(二)反击顽军
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摩擦,企图削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新四军第五师坚决予以反击,保卫了抗日根据地。第五师与其他抗日武装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抗日合力,有效地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嚣张气焰。
(三)战略配合
新四军第五师在鄂豫地区的战斗,牵制了大量日伪军,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第五师还与其他抗日根据地相互呼应,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形成了全国抗日的大好局面。
三、第五师的主要对敌战斗
(一)侏儒山战役
侏儒山位于武汉西郊,是日伪军在武汉西部的重要据点,战略位置重要。日伪军在此地的存在对新四军根据地的发展和武汉周边的抗日斗争形势产生了严重威胁。为了打击日伪军的嚣张气焰,第五师决定发起侏儒山战役。1941 年 12 月 7 日,第五师第十五旅第四十三、第四十四团向侏儒山之伪定国军第一师第三团发起攻击,歼敌 100 余人,缴获一批武器装备。第二阶段,1942 年 1 月 7 日,第五师主力再次进攻侏儒山,歼敌 200 余人,并击退了日军的增援。此后,又经过多次战斗,基本歼灭了侏儒山地区的日伪军。
侏儒山战役是新四军第五师成立后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共歼敌 5000 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此役不仅沉重打击了武汉地区的日伪军,而且扩大了抗日根据地,为进一步开展抗日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大悟山反 “扫荡” 战斗
大悟山是新四军第五师的重要根据地和指挥中心,日伪军企图通过 “扫荡” 摧毁第五师的根据地,消灭第五师的主力部队。从 1942 年起,日伪军多次对大悟山地区进行 “扫荡”。在反 “扫荡” 战斗中,第五师采取灵活的战术,利用山区的地形优势,与日伪军展开游击战。部队时而分散隐蔽,时而集中出击,不断消耗日伪军的有生力量。经过多次战斗,成功粉碎了日伪军的 “扫荡”,保卫了新四军第五师的根据地和指挥中心,增强了根据地军民的抗日信心。
(三)平汉路破袭战
平汉路是日军在华中地区的重要交通线,对于日军的物资运输和兵力调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切断日军的交通线,第五师决定对平汉路进行破袭战。1943 年,第五师组织部队对平汉路的多个路段成功完成破袭,破坏铁路、桥梁、电线杆等设施,袭击日军的运输车队和据点,打乱了日军的物资运输和兵力调动计划,对全国的抗日斗争起到了积极的支援作用。
至1945年8月全面反攻前,新四军第五师,对日伪军主要作战1260余次,歼灭日伪军4.3万余人。在跨越鄂豫皖湘赣五省交界地区的74个县境内,解放9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和1300万人口,建立了7个专区、38个县的民主政权。
四、第五师在鄂豫的历史贡献
(一)创建抗日根据地
以大悟山为中心创建了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减轻农民负担,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成为中原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强堡垒。
(二)壮大抗日武装力量
五年间,新四军第五师发展成为一支5万多人,民兵30余万人的强大抗日武装力量。建立了地方武装和民兵组织,形成了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民兵三位一体的武装力量体系,在配合主力部队作战、保卫根据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第五师积极争取开明绅士、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各阶层人士的支持,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与国民党爱国将领合作抗日,与国民党爱国将领保持联系,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干部
第五师还注重在战斗中培养干部,通过举办培训班、学校等方式,培养了大批政治坚定、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
新四军第五师在鄂豫地区的战斗历程,是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强敌,浴血奋战,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祖国、争取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新四军第五师的历史贡献和价值,不仅体现在抗日战争时期,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