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抗日名镇海复镇

点击:时间:2019-01-05
抗日名镇海 复 镇
 
海复镇隶属于江苏启东市,位于启东市中部,北与吕四港镇相接,南距汇龙镇23公里。据王康寿20世纪20年代著《垦牧乡土志》载,海复,"本归吕四场,三百年前坍成洋,后来又复渐渐涨"。1901年,近代实业家张謇集资创建通海垦牧公司,在此筑堤围垦。1904年起,公司兴建市镇,历经五、六年建成,取"沧海复桑田"之意,定名海复镇。通电通邮,商贸繁华,这里还最早开通了启东至南通的公路。先后兴办海复初级小学、垦牧高级小学(今东南中学所在地)。通海垦牧公司经营持续40余年,于1942年日本侵略军占领海复镇前夕解体。民国时期,海复地区建制隶属多变,曾分属海门县五区、六区管辖。海复镇东侧关帝庙前曾设“通海界”碑,标明这里曾为南通县和海门县分界处。1949年1月,海复地区划归启东。1957年,均里、北固、复南(西部)、海防(西部)四乡及海复镇合并为海复乡。1958年9月,改为海复人民公社。1983年,又改为乡。1988年,撤乡建镇。2001年3月,原辖17个行政村合并为季明、东岗、均里、复南、糖坊、清虎、搬场、垦牧、复西、北固、竹亭11个村,共106个村民小组,镇区仍设海复镇居委会。2008年9月,原东元镇并入海复,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桃洪、家禄、三圩、四堤、五圩、庙基、滨海、安东、兴益9个行政村,新海复镇成为一个辖区20个行政村的大镇。
抗日战争时期,海复镇一度成为抗日前沿阵地。新四军一师师部曾驻扎此地3个多月。在粟裕师长指挥下,新四军一师及地方部队与敌人展开斗争,先后取得了吕四、悦来、三阳、斜桥、五仓港等战斗的胜利。抗大分校苏中大队进驻海复镇附近,正式命名为由粟裕师长兼任校长和政委的抗日军政大学第9分校。
一、新四军一师师部进驻海复镇。
1942年的1、2月间,日军调兵遣将妄图重创我一师首脑机关和主力部队。根据当时苏中形势,粟裕师长果断地率一师师部直属队从弶港东移启海。而此前,三旅根据粟师长指示先期从陆上东进启海,伺机打击敌人。
    春节前,新四军一师在弶港租用18只渔船,从海上向东转移。2月22日,新四军在吕四彭家套上岸,在三甲一带宿营,不久就移至海复镇江智源宅、王已劲宅和张謇的通海垦牧公司,其中在通海垦牧公司驻扎的时间最长。如今的纪念碑处就是一师师部的驻地垦牧公司。
在新四军一师师部移驻海复期间,粟裕指挥新四军一师主力和地方武装与敌人展开了斗争,先后取得了吕四、悦来、三阳、斜桥、五仓港等战斗的胜利。在斜桥伏击战中,新四军一师主力七团参战,击毙了70多名日军,活捉3名日军、100多名伪军,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其中缴获一门九二平射炮重型武器,被送到了通东的六甲镇,作为苏中战场的战利品公开展览。在斜桥伏击战的同时,粟裕师长还布置师部特务营、海启警卫团一部,配合一师主力一部围攻汇龙镇日军,缴获了一批物资。又奇袭五仓港,歼敌200多人,缴获了电台等物资和武器。
    获悉我新四军一师师部在海复镇一带的情报后,日军南浦旅团1500多人、伪军2000多人,向我海启通东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清剿”,在包场、六甲、吕四等地增筑据点,加修四甲坝到吕四的公路,与海启公路构成平行线,企图从南北两路夹击我军。同时,还封锁了九门闸至青龙港、四甲至吕四一线。面对严峻的形势,新四军一师大部队于6月上旬经三甲乘船向北转移,师部则在1942年6月中旬转移到通中地区。
二、创办苏北抗大九分校。
1941年9月间,抗大第5分校(即后来的抗大华中总分校,当时直属军部,后归属第3师)的部分干部和学员来到苏中,与原来苏中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抗大分校,称抗大苏中大队,隶属新四军第1师。1942年2月,抗大苏中大队驻启东县海复镇附近,5月,新四军一师根据华中局的决定,将抗大苏中大队正式改为抗大九分校,粟裕师长兼任校长和政委。抗大九分校旧址,位于启东市海复镇东南中学内。该校前身为清末状元张謇于1920年所建的垦牧高等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南通沦陷后,为了坚持抗日教育,通州师范学校(即今南通师范)于1938年8月迁于此,故又称"通师侨校"。抗大九分校一直处于频繁战斗、高度流动的状态。学员们一面行军战斗,一面坚持学习,当日伪大举“扫荡”的时候,学校主要是行军作战,但也不放松利用有利时机学习;当“扫荡”间隙或情况比较稳定时,主要进行教学,也不放松日常的战备工作。
1942年6月3日,我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对日寇打了一场漂亮是“斜桥伏击战”,粟裕笑着对七团团长严昌荣说,这下你把南浦揍疼了,我们师部也待不住了。果然,日军南浦旅团疯狂报复,出动日军1500多人、伪军2000多人,向我海启通东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清剿”。 面对严峻的形势,新四军一师决定抗大九分校学员先行结业,师部则在1942年6月中旬转移到通中地区。
抗大九分校共举办5期,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培训了3300名军政干部,这批干部成为党和军队的栋梁之材,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图为抗大九分校纪念馆
 
 
                                     施文彬整理    编辑:蒋玉武
                                      2017年10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