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新四军东进后的红色家谱

点击:时间:2024-09-19
新四军东进后的红色家谱
——记革命烈士张小圃的大家庭
张宏杰  陆子森
 

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主办的《铁军》杂志2024年第1期“特别策划”栏目里刊登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的文章《东进,东进,铁的新四军》,我们读后,很受教育鼓舞,尤感分外亲切。
张维为教授在文章中说:“抗战全面爆发后,我父亲兄妹四人全都参加了新四军,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投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父辈们没有给我们留下金银财宝,而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坚定的奋斗意志和强烈的家国情怀。”
张维为教授的祖辈、父辈都是江苏南通县(现为南通市通州区)人,他的文章刊登后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
在通州区张小圃的老家,人们流传着他们一家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事迹。
张维为的祖父张小圃,1894年出生于南通县杨家港,虽属工商业者兼小地主,但富有正义感,热心社会上的公益事情,曾经捐献建材和经费扩建杨港小学,并常给缺吃少穿的穷苦人支持帮助。抗战前曾担任一段时间的乡长,他主持公道,严斥仗势欺人、倚强凌弱的土豪劣绅,因此在地方上赢得声望。
1940年秋新四军东进到南通县,大革命时期就与共产党人有所接触的张小圃,坚决拥护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主张,积极参加抗日。1942年 4月。张小圃参加了在同心灶召开的南通县第一届临时参政会,当选为南通县抗日民主政权的县参议员,后又当上了金沙区参政会副会长,他的弟弟张子聪当上了金余乡乡长。自此,兄弟俩为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忙个不停。张小圃带头减租减息。还帮助弟弟筹集公粮,组织纺织合作社进行生产和交换,换回军需用品。那时间后,张小圃家里成为共产党开会、办事的落脚点和新四军的联络站。
1940年11月,在掘港召开的通如海启地区各阶层代表会议选派梁灵光单刀赴会,接管了撤退到北兴桥的国民党南通县政府,随即,梁灵光担任南通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保安旅旅长。那时新四军力量单薄,南通县敌我斗争形势非常凶险,附近群众都说梁灵光他们是在刀尖上跳舞,大家早晚都在为共产党提心吊胆。一些国民党顽固势力心不死,蠢蠢欲动,阴谋暗杀梁灵光,推翻新生的民主政权。张小圃坚决站在共产党一边,他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探到了反动势力内部欲暗杀梁灵光的情报,传递给县民主政府,从而促使梁灵光他们及时调兵遣将,果断采取措施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张小圃为保卫、巩固新生的抗日民主政权立下大功。
张小圃接受新思想,追求光明。早年在家庭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先后让长子张子嘉(张宏猷)、二女张颖(张宏芬)读完师范,次子张宏献、小女张宏方(张宏芳)读完小学。新四军东进后,张小圃积极支持张子嘉、张颖兄妹在1940年底就参加了新四军(革命),次子张宏献和小女张宏方也分别在1944年和1945年参加了新四军,张小圃同时还鼓励支持张氏大家庭中的多个小辈参加了抗日工作。
张小圃的子女难忘1943年秋的一次惊险遭遇。
当时,日伪军对苏中四分区第一期“军事、政治清乡”失败后,有一个多月没有下乡骚扰。一些在外游击的子女产生了麻痹轻敌思想,有时晚上不再躲出去,就住在了自己家里。
10月的一天晚上,辛勤劳作后的乡民们都早早休息了,收获后的通中田野,仿佛显得格外空旷、寂静。在南通县抗日民主政府文教科工作的张家兄妹俩,哥哥张子嘉和妹妹张颖一起回到家中。那天夜里万籁俱静,只有远处传来秋虫的鸣叫声,似乎一切如常。
第二天拂晓,忽闻日本鬼子闯进了园基,张家兄妹正要开后门撤走,这时,敌人的几把明晃晃的刺刀就插进来了。冲进来的有21个鬼子、一个翻译,还有一个带路的。张家全家人被逼退回到天井里。此时,天空虽星光灿烂,四处静寂无声,人们的心紧张得拉吊到嗓门口。
张小圃见多识广,非常沉着,他说:“大家不要慌,由我来应付。”
鬼子们圈着人群,三八枪头的刺刀闪着寒光。周围空气仿佛像凝固了一样,只听到人们的呼吸声。
敌人抓的那个带路的,是我方的税务工作者。他认识张子嘉兄妹俩,可是他装陌生,没有供出他们,恼怒的敌人后来就将他杀害了。
敌人在张家院里各处搜查,忽然发现客房地上有一些烧过的纸灰,就出来大声喝问:“这烧的是什么?”张颖心里一惊,那是前晚她烧掉的文件,还没来得及清理干净。
“是我烧的小孩子生疥疮擦药用的纸。”怀里抱着侄儿的张颖大姐挺身而出,抢着回答,随即将孩子身上的疥疮露给鬼子看。
敌人又问:“区公所(指我区政府)是不是在你们家?”
张小圃说:“这都什么时候了,区公所还会在我们家?”
一会,敌人从堂屋桌子抽屉里搜出当初金沙伪组织想聘请张小圃担任伪职务的聘书,鬼子们看了后叽里咕噜了一阵,大概是默认了这群被圈到的人不是新四军的人,过了一会,只见那个指挥官把手一挥,20多个鬼子就撤走了。
张小圃一家也真没想到,当初被他严词拒绝的伪方聘书,竟然在惊险时刻发挥了作用。
日伪军想利用张小圃在地方的名望,以种种官职利诱拉拢,均被他拒绝,后他被敌人抓去关进碉堡,仍不屈服。在日伪“扫荡”“清乡”中,敌人抄了他的家,并砸烂了家中的器具用物,威逼他就范,张小圃干脆横下心斗到底,请来亲戚和邻居帮忙,连夜把家里房屋全拆了,以绝敌人恶念。他的坚强不屈、毁家抗日的大义行为,受到县里领导们的高度赞扬,南通县抗日民主政府特赠他一面“舍己为群”的锦旗。
抗战胜利后,张小圃担任南通县惩奸委员会副主任,当时,国民党当局和还乡团威胁利诱并强迫他“共同反共”,张小圃坚持原则,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敌人对他恨得要死。1947年1月3日,也就是在张小圃53岁生日那天,刚刚入夜,还乡团陆振亚部下一行五六人,冒充新四军南通县警卫团敲门,诡称要张小圃开门为他们烧开水,张小圃信以为真,当即披袍而起。门一开,一阵乱枪射来,张小圃身中九弹,当即倒地气绝身亡。半年后,坚持在原地进行斗争的张子聪,也被国民党还乡团残忍杀害,张家老兄弟俩先后都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0世纪70年代末,江苏省人民政府先后追认张小圃兄弟为革命烈士,1985年4月,南通县人民政府召开了隆重的烈士追悼大会,表彰他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的重要贡献。
张小圃的子女参加新四军后,在艰险的斗争环境中锻炼成长。长子张子嘉先后任中共南通县骑石区区委书记、南通县文教科副科长、十总区区长兼区队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等职。二女张颖抗战时先后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在苏北联抗部队等处报社和华中妇联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苏省委组织部整党办公室主任、江苏省人事厅办公室主任等职。次子张宏献参加新四军后南征北战,并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屡立战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副军长等职。三女张宏方1945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新四军财经部门和军管部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医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教授。
南通市通州区新四军研究分会编写的《江海怒涛——新四军抗战在通州》和《通州红色故事读本》等书,分别载有他们一家的革命事迹。南通市通州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里陈列有张小圃一家抗战事迹与相关照片,
2024年4月,春和景明,绿波万顷。通州著名革命烈士张小圃的外孙、外孙女一行(即1938年5月从浙江平阳县参加革命的宋廷铭、1940年底从江苏南通县参加革命的张颖夫妇的子女),宋晓雁、宋方敏、宋晓桦、宋晓萍四家八人组成寻访团,从南京出发,经高邮-宝应-淮安-盐城-大丰-东台-海安-通州-启东等地,寻访父母和外祖父一辈烽火年代的战斗足迹,在苏北、苏中大地留下一串串红色足印。
张小圃的十多位孙辈(大部分已经退休),早年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传承长辈革命精神,励志奋斗,先后分别担任相关领导职务和在技术岗位上作出成绩(有两位被授予少将军衔),其中孙子张维为(张子嘉之子,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和张志军(张宏献之子,国台办原主任、现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所做的贡献都广为人知。
新四军东进至今80多年,张小圃一家三代人砥砺奋进,接力传递,写出了一部弘扬铁军精神的红色家谱。
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通州人民在张小圃兄弟烈士老家建有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小圃桥。站在静穆的小圃桥上,近听潺潺的流水声,远望绿浪无垠的田野,抚栏静思,人们都在怀念着烈士们的民族精神和铮铮铁骨。那长长的运盐河水在桥下流淌,也将张小圃满门忠良的故事传向远方。

 
发布:蒋玉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