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一部有广度和深度的研究作品

点击:时间:2023-10-28
  一部有广度和深度的研究作品    
——读《南通反“清乡”斗争》
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通州分会  张宏杰 陆子森


《南通反“清乡”斗争》出版发行了,这是江海大地新四军研究工作捧献出的一部有广度和深度的研究作品。

该书由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为纪念南通反“清乡”斗争胜利80周年而编辑出版,洋洋洒洒60余万字,收入130多位作者的文章,分先辈著述、战役战斗、真情故事、历史研究和其他部分等五个篇章,全书从多个层面角度反映了80年前苏中抗战中那场波澜壮阔的斗争,是南通市新四军研究工作一份靓丽的成绩报告单。
我们多年来曾阅读了诸多记载江海大地抗战时的资料和书籍,现在再观照《南通反“清乡”斗争》一书反映的视角,掩卷而思后有两点体会,可以用“新的广度、新的深度”来概括。
首先谈新的广度。从近40年前的《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到现在的《南通反“清乡”斗争》,书名中“苏中四分区”与“南通”,不只是历史区域的变化,而是高屋建瓴的运筹,后者从更阔大的视角反映了80年前的那场伟大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纪念苏中反“清乡”斗争胜利的活动,逢10周年都有,其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应该是在1983年(即40周年纪念)秋季由中共南通市委组织的纪念活动,当时南通市委党史征集小组办公室编印了《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纪念册》。不久,即1985年由中共南通市委党史办编辑、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一书,这两本都是珍贵的南通地区抗战史料。那时正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进行时,许多老干部重新走上领导工作岗位,纷纷提笔撰写回忆文稿。这一册一书重点收入了曾历这场生死斗争考验的诸多老同志的文章和相关资料,他们笔下的内容翔实真切,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由于那时南通地区关于新四军的研究工作还刚起步,从书名看,那时的两本书册将反“清乡”斗争囿于苏中四分区,故而在研讨涉及的范围,还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我们认为,这两书册中收入的文章资料等,不能很全面充分反映那场血与火的斗争。
诚然,80年前的反“清乡”斗争的主战场是在苏中四分区,但是,那场斗争的胜利,除了四分区军民坚持原地英勇斗争的内因外,还有很多的外部因素,像苏中一、二、三分区的配合支持,整个苏中军区领导机关的运筹帷幄、苏中主力部队的运动出击等等。例如,1943年7月1日晚的“火烧竹篱笆”,就是三、四分区军民协同的大行动。在三旅旅长陶勇将军指挥下,4万多民兵、自卫队和群众围聚在竹篱笆边,几十路大军在近300公里长的封锁线上,砍篱笆,锯电杆,割电线,挖公路,一夜功夫将日伪构筑的“强固封锁线”烧得精光。这样的“清乡”圈内外配合作战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整个苏中,乃至华中地区一盘棋,都给以苏中四分区多方面的强有力的支持。反“清乡”斗争的胜利,实际是华中抗日战场“人民战争的胜利”。
刚出版的《南通反“清乡”斗争》一书,比较上面两本书册,视角广度就比较阔大,书中收进了多篇事关这场斗争全局方面的文稿,如粟裕同志的《坚持苏中敌后斗争》,陈丕显同志的《苏中人民的抗日斗争是值得一写的》,卢胜、张震东同志的《三旅转战在‘清乡’圈内外兼怀陶勇同志》,周于红、韩雪峰、何苏平同志的《车桥战役——苏中战场转入反攻的标志》等,还收入了泰兴、如皋、海安等地同志的反映苏中其他分区斗争的文章,等等。
周于红、韩雪峰、何苏平同志的《车桥战役——苏中战场转入反攻的标志》一文,标题就直接点明:该战役是苏中敌后战场转入战略反攻的标志。车桥远在淮安市东南,几近苏北地区,然而车桥战役胜利意义重大,由此胜利才有了苏中苏北根据地的连片建设经营,才有了新四军一师主力的整训出击,才有了耙齿凌、南坎战斗的胜利,才吹响了1944年四分区夏秋攻势嘹亮的进军号。1944年夏秋的反据点战,是四分区反“清乡”斗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由此可见,在粟裕司令员所布的苏中大棋局中,车桥战役是破解、粉碎日伪对苏中四分区残酷“清乡”的一着妙棋。
《南通反“清乡”斗争》一书,将研究的视角扩展到整个苏中地区,所列的文章,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苏中的反“清乡”斗争,多角度论证了这场斗争胜利的内外原因,进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和“人民战争的胜利”的英明论断。故此,我们认为,该书研究视角具有“新的广度”。
再谈新的深度。我们认为,《南通反“清乡”斗争》中相关文章的研究达到的新的深度,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南通市在抗战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上半叶南通各地党史办公室相继设立,南通的抗战史研究开始起步,至2011年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及后来各县(市、区)新四军研究会先后成立,整个南通市的抗战史研究步入了崭新的阶段。这次编辑出版的《南通反“清乡”斗争》一书中,一批党史专家和新四军史研究者,分别捧献出了一大批有分量的文章,例如王茂华同志《苏中军民的反“清乡”斗争精神与夺取反“清乡”斗争胜利》,王昀同志的《南通反“清乡”斗争中的经济战——略论南通反“经济清乡”斗争的历史经验》,黄波同志的《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庄奂、顾瑞芳同志分别对反“清乡”斗争中的党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的探讨等。这些文章条分缕析,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并挖掘了诸多新的史实和数据进行论证,它们反映了我们南通市新四军史的研究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南通反“清乡”斗争》一书中,还有不少文章反映了南通各县(市、区)对抗战史研究的深度:黄建栋同志的《陶勇在反“清乡”斗争中的战略策略》和《反“清乡”斗争时期的抗大九分校与新四军的文化建设》,沈寿高同志的《对耙齿凌战斗要素的考证》,王希同志的《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中的交通工作》,王茂华同志的《夺取反 “清乡”斗争胜利的原因分析》,周金国同志的《“汤团行动”对反“清乡”斗争的特殊贡献》,薛新华同志的《统一战线在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中的历史贡献》等。以上这些文章从崭新的切口,多维的角度,更阔的背景来论述苏中的反“清乡”斗争,这些深层次的研究探讨,让我们读后觉得耳目一新,进而使我们对南通军民在抗战中所做的牺牲和贡献方面的理解更为深刻。
《南通反“清乡”斗争》整个装帧简朴大气。例如封面图案,上半部分用暗红色做底色,隐约可见新四军指战员英勇战斗的身影,下半部画面鲜亮,一位新四军指挥员手执利剑,跃马奋进,在他的前面,是那封锁线竹篱笆被破击粉碎,熊熊烈火烧红天空的胜利场面。封面选用了1943年7月1日晚那火烧竹篱笆的动人场面,真是让读者捧起这本书,就仿佛进入了血与火的反“清乡”斗争的氛围,那崇敬革命前辈之情油然而生。另外,书中扉页选用当年领导这场伟大斗争领导人粟裕等的题词,书中选用历史照片作插图,书后还附录当年的抗战歌曲,这些都透射出了编辑者的心智,反映了他们精雕细刻的匠心。
《南通反“清乡”斗争》序言中写道,“该书出版前,曾作了大量准备工作,首先是向县(市、区)新四军研究会,市区各研究分会及其后代分会等征集论文,为丰富该书内容,又先后在上海、北京、南通、南京等地召开座谈会,听取新四军老战士,老领导以及抗战老兵后代意见。陈毅、张云逸、粟裕、刘炎后代参加座谈发言或提供书面内容,刘炎、陶勇、姬鹏飞、刘季平、姚力后代到会发言提交论文,刘华苏、乔泰阳、姜小南三位将军到会指导,这些都为成书丰富了生动、感人的内容。”
阅读序言中的这些文字,真是要由衷点赞南通市会领导们为《南通反“清乡”斗争》一书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更是要真诚感谢南通市会和各县(市、区)会十多年来捧献出的沉甸甸的研究成果,相信,该书出版发行后,一定能让新时代的人们更深切地了解江海大地的那段悲壮光荣的红色历史,从而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南通助力加油!

j蒋玉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