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人民中路97号纺织大厦18楼
0513-81026787
0513-81026787
ntsxsjyjh@126.com
226001
理论研究
我为“蛟龙出黄海”推波助澜
点击:时间:2019-01-05
我为“蛟龙出黄海”推波助澜
——中国人民海军在如东初创研究汇报
刘昌年
在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关怀下,在县委、县政协支持下,作为一名文史工作者,多年来探索研究海防部队和人民海军渊源的课题,引起多方重视和关切。2015年7月17日,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参考消息报社、新华网、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主办,如东承办,在北京召开“中共海上抗日武装研讨会”,取得了中共第一支海上抗日武装是在如东创建的共识。9月3日胜利日晚,我有幸作为嘉宾接受省卫视台现场“鲜为人知的抗战‘海防团’”采访,向国内外宣传中国人民海军在如东初创史实事迹。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90周年的日子里,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播映军事专题片“蛟龙出黄海”上下辑,彰显20世纪40年代如东乃至江海平原、南黄海上初创成功蓝色劲旅的划时代的丰功伟绩。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借调在苴镇区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后期在卫海公社蹲点创办农村图书室,在读革命书报中穿插讲革命故事。其实,东海舰队有些造反派正在狠整陶勇司令,而卫海的一些老党员、老渔民却理直气壮地讲陶司令创办海防团、收编海匪孙二富当上海防团长的所见所闻(我在场不便也不忍打断老人家的谈兴),却让我从朦胧中看到陶司令将这里不少弄潮儿干上海防之“业”,再领上海军之职,不经意中成为我对海防部队和人民海军渊源研究的第一桶金。
“文革”刚结束,我回县城相继进文化馆文化局干文化、到政协搞文史,文来文去中也无暇启动自订课题的研究,仅与陆修谷先生写成中篇话本小说《伏“虎”英雄传》(陶司令收编孙二富,渔民称这位海匪大头目叫孙二虎),198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期间,《南通日报》加“编者按”连载10节。世纪之交,我从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位置挪上政协联谊会秘书长椅子,退而不得休,直到2003年县领导考虑会员步入高龄,决定停办,这才让我重拾旧题,2004年遂成《何家灶——中国人民海军发祥地》,寄给南通市党史办公室,投石问路,还真为课题研究敲开了大门,感谢他们的胆识,在《南通今古》特稿后高位发表本课题的这篇问世文章。次年,也许心灵感应吧,《扬子晚报》“江苏探秘”栏发表《人民海军为何在泰州诞生》,对人民海军在不沿海不靠江的泰州白马庙诞生表示“费解”。我认为有必要认真盘点资料,顺藤摸瓜,从头说起,争取给他们的费解一个浅解吧,于是,2010年《江海春秋》发表《掘港——中国人民海军发源地》。2011年《南通日报》发表《蛟龙出黄海——中国人民海军在如东初创追述》,《泰州日报》《如泰运河首尾呼应创辉煌——中国人民海军在如东初创、泰州诞生记略》,《南通广播电视报》发表《驰骋海疆的英雄海防团》(该报特约记者高梁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在南通活动90周年专访我而写成的播出稿) ,《江海文化研究》发表《蛟龙出黄海——三答如东是人民海军初创之地》,县政协编印我的《蛟龙出黄海》专辑。2012年《铁军》发表《古港竖桅,战船扬帆——中国人民海军江苏如东初创始末》,《世纪风釆》发表《黄海蛟龙踏浪行》。2013年《江海春秋》发表《新四军海防第一团首任团长朱坚的传奇人生》。2014年《江海春秋》发表《红帆在如东启航——中国人民海军如东初创记》,《从在如东创建中国人民海军征途中的四“最”,看中国人民海军初创始末》。 2015年《钟山风雨》发表《中国人民海军创建征途中的三个里程碑》,《参考消息》《学习活页文选》《中国政协》《伟大的胜利》发表《鲜为人知的中共海上抗日武装》(俞源、陈建华、刘昌年撰) ,《新华日报》发表《深切缅怀中共第一支海上抗日武装》(陈建华、刘昌年撰),《“旱鸭子”变成黄海蛟龙》(宫向阳、刘昌年、曹勇军撰) 。2016年《铁军》发表《扑朔迷离的“新四军最早海防部队”——与〈鲜为人知的新四军海防总队〉撰稿者商榷》等。2017年《南通铁军》发表《抗战名镇·掘港》,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师(苏中) 研究分会出版专书发表《新四军在江苏如东创建的海防第一团来龙去脉》等,与同好齐心协力研讨中国人民海军在如东初创的历史。
中共第一支海上抗日武装即从一师三旅海防团到解放战争中参加百万雄师过大江,直至成为华东军区海军第一纵队,其间还有不少问题值得关注,需要研究,我将走在路上,希望结交更多同路人、跋涉者。
——中国人民海军在如东初创研究汇报
刘昌年
在南通市新四军研究会关怀下,在县委、县政协支持下,作为一名文史工作者,多年来探索研究海防部队和人民海军渊源的课题,引起多方重视和关切。2015年7月17日,由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参考消息报社、新华网、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主办,如东承办,在北京召开“中共海上抗日武装研讨会”,取得了中共第一支海上抗日武装是在如东创建的共识。9月3日胜利日晚,我有幸作为嘉宾接受省卫视台现场“鲜为人知的抗战‘海防团’”采访,向国内外宣传中国人民海军在如东初创史实事迹。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90周年的日子里,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播映军事专题片“蛟龙出黄海”上下辑,彰显20世纪40年代如东乃至江海平原、南黄海上初创成功蓝色劲旅的划时代的丰功伟绩。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借调在苴镇区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后期在卫海公社蹲点创办农村图书室,在读革命书报中穿插讲革命故事。其实,东海舰队有些造反派正在狠整陶勇司令,而卫海的一些老党员、老渔民却理直气壮地讲陶司令创办海防团、收编海匪孙二富当上海防团长的所见所闻(我在场不便也不忍打断老人家的谈兴),却让我从朦胧中看到陶司令将这里不少弄潮儿干上海防之“业”,再领上海军之职,不经意中成为我对海防部队和人民海军渊源研究的第一桶金。
“文革”刚结束,我回县城相继进文化馆文化局干文化、到政协搞文史,文来文去中也无暇启动自订课题的研究,仅与陆修谷先生写成中篇话本小说《伏“虎”英雄传》(陶司令收编孙二富,渔民称这位海匪大头目叫孙二虎),198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期间,《南通日报》加“编者按”连载10节。世纪之交,我从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位置挪上政协联谊会秘书长椅子,退而不得休,直到2003年县领导考虑会员步入高龄,决定停办,这才让我重拾旧题,2004年遂成《何家灶——中国人民海军发祥地》,寄给南通市党史办公室,投石问路,还真为课题研究敲开了大门,感谢他们的胆识,在《南通今古》特稿后高位发表本课题的这篇问世文章。次年,也许心灵感应吧,《扬子晚报》“江苏探秘”栏发表《人民海军为何在泰州诞生》,对人民海军在不沿海不靠江的泰州白马庙诞生表示“费解”。我认为有必要认真盘点资料,顺藤摸瓜,从头说起,争取给他们的费解一个浅解吧,于是,2010年《江海春秋》发表《掘港——中国人民海军发源地》。2011年《南通日报》发表《蛟龙出黄海——中国人民海军在如东初创追述》,《泰州日报》《如泰运河首尾呼应创辉煌——中国人民海军在如东初创、泰州诞生记略》,《南通广播电视报》发表《驰骋海疆的英雄海防团》(该报特约记者高梁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在南通活动90周年专访我而写成的播出稿) ,《江海文化研究》发表《蛟龙出黄海——三答如东是人民海军初创之地》,县政协编印我的《蛟龙出黄海》专辑。2012年《铁军》发表《古港竖桅,战船扬帆——中国人民海军江苏如东初创始末》,《世纪风釆》发表《黄海蛟龙踏浪行》。2013年《江海春秋》发表《新四军海防第一团首任团长朱坚的传奇人生》。2014年《江海春秋》发表《红帆在如东启航——中国人民海军如东初创记》,《从在如东创建中国人民海军征途中的四“最”,看中国人民海军初创始末》。 2015年《钟山风雨》发表《中国人民海军创建征途中的三个里程碑》,《参考消息》《学习活页文选》《中国政协》《伟大的胜利》发表《鲜为人知的中共海上抗日武装》(俞源、陈建华、刘昌年撰) ,《新华日报》发表《深切缅怀中共第一支海上抗日武装》(陈建华、刘昌年撰),《“旱鸭子”变成黄海蛟龙》(宫向阳、刘昌年、曹勇军撰) 。2016年《铁军》发表《扑朔迷离的“新四军最早海防部队”——与〈鲜为人知的新四军海防总队〉撰稿者商榷》等。2017年《南通铁军》发表《抗战名镇·掘港》,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一师(苏中) 研究分会出版专书发表《新四军在江苏如东创建的海防第一团来龙去脉》等,与同好齐心协力研讨中国人民海军在如东初创的历史。
中共第一支海上抗日武装即从一师三旅海防团到解放战争中参加百万雄师过大江,直至成为华东军区海军第一纵队,其间还有不少问题值得关注,需要研究,我将走在路上,希望结交更多同路人、跋涉者。